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雨》
《夜雨》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梦觉呼童问几更,未应先作不平鸣。

山深六月有秋意,夜静满城惟雨声。

四海虚名此身愧,百年浮世寸心惊。

谁教檐溜如愁思,欲断还连直到明。

(0)
鉴赏

这首《夜雨》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夜雨中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梦觉呼童问几更,未应先作不平鸣”以梦境醒来后询问时间的场景开始,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对时间流逝的敏感。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也隐含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情绪,但并未直接表达出来,而是以“未应先作不平鸣”这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这种微妙的情感状态。

颔联“山深六月有秋意,夜静满城惟雨声”则转向自然景象的描写,通过“山深六月有秋意”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锐感知,以及在炎热夏季中感受到的一丝凉爽与宁静。而“夜静满城惟雨声”则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雨声的主导地位,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雨滴落在屋檐上的声音,感受到夜晚的清凉与孤独。

颈联“四海虚名此身愧,百年浮世寸心惊”是全诗情感的转折点,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与社会地位。在这短暂的一生中,面对广阔的世界与众多的名声,诗人感到深深的愧疚与惊惧。这种对自我价值的质疑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尾联“谁教檐溜如愁思,欲断还连直到明”以檐下滴落的雨水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思绪的连绵不断。雨水“欲断还连”,既象征着诗人情感的起伏不定,也暗示了时间的无尽流逝。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生的困惑与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清明日过碧云寺

佳节登临兴未阑,停骖山寺一盘桓。

千厓霁色初融雪,三月花枝尚怯寒。

风静波光涵碧落,月明松籁杂清湍。

朅来未遂耽幽趣,回首红尘走马看。

(0)

赠朱肖简四川佥宪

樽酒相逢意未穷,离亭行色更匆匆。

却看燕蜀几千里,不似朱陈共一风。

万丈天梯悬日月,两涯剑水泻玲珑。

王尊许国何愁险,匹马萧萧出栈中。

(0)

送顾明府之聊城

上春行县出东畴,桑叶萋萋唤乳鸠。

道左壶浆迎父老,云中冠盖识君侯。

鲁连箭灭遗书在,微子城荒故堞留。

揽辔可应空吊古,土风先为达宸旒。

(0)

秋怀

北斗城高近海浔,每怀风景动微吟。

青山有恨伤瓯越,流水无情自古今。

几处吹笳空夜月,谁家?练急寒砧。

天涯此日重回首,忽见江花思不禁。

(0)

寄赵公复

江上梅花映酒卮,别来还忆十年时。

银床碧水陈遵辖,玉笥青山谢朓诗。

湖海旧游心尚在,风霜暮景鬓先衰。

两京迢递书难寄,况未逢秋雁到迟。

(0)

蓟州道中

匹马渔阳道,休嗟行路难。

霜林无定叶,秋水有馀寒。

白雁飞初下,明霞落未残。

盘山凝望里,烟外出层峦。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