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散清辉,秋空澄碧落。
我意与之然,去来何执著。
寒花步今径,阴树褰昔幕。
会心足希夷,容膝且宽绰。
是处有缥缃,无妨读书乐。
秋日散清辉,秋空澄碧落。
我意与之然,去来何执著。
寒花步今径,阴树褰昔幕。
会心足希夷,容膝且宽绰。
是处有缥缃,无妨读书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首句“秋日散清辉,秋空澄碧落”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秋日清晨的宁静与清新,阳光洒在大地上,天空呈现出一片清澈的碧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接着,“我意与之然,去来何执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他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再为世事所拘束,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束缚的解脱,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
“寒花步今径,阴树褰昔幕”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寒花在小径上绽放,阴郁的树木仿佛承载着过去的记忆,这些景象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
“会心足希夷,容膝且宽绰”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生活空间的满足。这里的“希夷”指的是道家哲学中的“希夷”状态,即超越世俗,达到心灵的宁静。诗人认为,内心的满足和宁静才是真正的幸福,而物质的空间大小并不重要。
最后,“是处有缥缃,无妨读书乐”点明了诗人的兴趣所在——阅读。无论身处何处,只要有书籍相伴,就能获得快乐。这不仅是对个人爱好的表达,也是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内心和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和智慧的热爱。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和艺术表现力。
几折嶙峋上,烟云杳霭间。
侵衣见苍翠,沸耳听潺湲。
俗爱三春闹,余欣半日闲。
从兹蜡两屐,揽胜始虞山。
陶君有五柳,更想桃花源。
山回路转不知处,到今高士留空言。
太邱之后多君子,门前正对桃花水。
嘉蔬名木本先畴,海志山经成外史。
曾作诸生三十年,老来自种溪前田。
四百甲子颜犹少,有与疑年但一笑。
有时提壶过比邻,笑谈烂熳皆天真。
酒酣却说神光始,感慨汍澜不可止。
老人尚记为儿时,烟火万里连江畿。
斗米三十谷如土,春花秋月同游嬉。
定陵龙驭归苍昊,国事人情亦草草。
桑田沧海几回更,只今尚有遗民老。
语罢长谣更浮白,七十年来似畴昔。
与君同是避秦人,不醉春光良可惜。
春非我春,秋非我秋。
惟有桃花年年开,溪水年年流。为君酌酒长无愁。
《桃花溪歌赠陈处士梅》【清·顾炎武】陶君有五柳,更想桃花源。山回路转不知处,到今高士留空言。太邱之后多君子,门前正对桃花水。嘉蔬名木本先畴,海志山经成外史。曾作诸生三十年,老来自种溪前田。四百甲子颜犹少,有与疑年但一笑。有时提壶过比邻,笑谈烂熳皆天真。酒酣却说神光始,感慨汍澜不可止。老人尚记为儿时,烟火万里连江畿。斗米三十谷如土,春花秋月同游嬉。定陵龙驭归苍昊,国事人情亦草草。桑田沧海几回更,只今尚有遗民老。语罢长谣更浮白,七十年来似畴昔。与君同是避秦人,不醉春光良可惜。春非我春,秋非我秋。惟有桃花年年开,溪水年年流。为君酌酒长无愁。
https://shici.929r.com/shici/qrTuy9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