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阁临飞鸟,遥天入断峰。
白云山面面,红叶树重重。
空翠当杯落,晴光刺眼浓。
愿言随楚客,木末采芙蓉。
快阁临飞鸟,遥天入断峰。
白云山面面,红叶树重重。
空翠当杯落,晴光刺眼浓。
愿言随楚客,木末采芙蓉。
这首《秋望》由明代诗人张祥鸢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登高远眺的生动画面。诗中以“快阁临飞鸟,遥天入断峰”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辽阔而深远的景象之中。快阁之上,飞鸟翱翔,与远处连绵的山峰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自然景观。
接着,“白云山面面,红叶树重重”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色彩和层次感。白云缭绕于山峦之间,红叶点缀在树木之上,色彩对比鲜明,既展现了秋天的丰富多姿,也暗示了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
“空翠当杯落,晴光刺眼浓”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细腻的感官体验。空中的翠色仿佛落入酒杯之中,晴朗的阳光则强烈得几乎要刺痛人的眼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感受,还通过比喻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和情感深度。
最后,“愿言随楚客,木末采芙蓉”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他希望像古代楚国的游子一样,去追寻那遥远的美景,采摘象征着纯洁与美好的芙蓉花。这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是许多文人心中共同的情感寄托。
整体而言,《秋望》不仅是一幅秋天景色的生动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理想的独特感悟。
君不见翳嘶路转重行行,玉几有洞含馀清。
跨鳌栖魂正尔所,合沓万古遗忠名。
洞口云腾紫羃羃,洞外草茁未英英。
从来精爽自难没,地不爱宝天敷荣。
嘉祥一书世则瑞,而况君家二者并。
请原昨日杯酒事,公子沃客金杯倾。
有童有童跪再拜,云得异本由天成。
主人于于众客笑,春入四座欢纵横。
夜如何其不忍去,剪烛细看枝琼琼。
有同魏县玉三干,大似汉宫金九茎。
岩间义气埋不得,宛转再露乾坤情。
公子世猷亦有相,他山之石何由生。
愿言勿隐东郭几,稳出卧护南阳城。
天边瑞盖两旌节,我相公子非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