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从龙在祗陀馈鹤顶梅次韵》
《华从龙在祗陀馈鹤顶梅次韵》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十个梅题鹤顶丹,僧家澹泊助清酸。

病须入药非无用,老负调羹正未安。

他石倚云风骨瘦,我泉落涧露华寒。

报君欲拓唐人篆,雨蚀莓苔迹已漫。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华从龙在祗陀馈鹤顶梅次韵》。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鹤顶梅的雅致与清幽,以及其在僧家生活中的独特角色。

首联“十个梅题鹤顶丹,僧家澹泊助清酸”,开篇即以鹤顶梅为中心,通过“十个梅题”这一细节,展现了梅的繁盛与美丽,而“鹤顶丹”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高洁与尊贵。接着,“僧家澹泊助清酸”一句,巧妙地将梅与僧家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通过“澹泊”二字,表现了僧侣们追求简朴、宁静的生活态度,而“助清酸”则暗示了梅在僧侣日常饮食中的特殊地位,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清新的酸味。

颔联“病须入药非无用,老负调羹正未安”,转而探讨了梅的实用价值。这里,诗人将梅比作药材,指出它在治疗疾病方面的作用,同时也表达了对梅作为调味品在烹饪中不可或缺的肯定。然而,“老负调羹正未安”一句,又透露出了一丝无奈与遗憾,似乎在说尽管梅有着诸多用途,但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却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引人深思。

颈联“他石倚云风骨瘦,我泉落涧露华寒”,通过对比的手法,进一步深化了梅的形象。前句“他石倚云风骨瘦”以“他石”与“鹤顶梅”形成对比,突出了梅的坚韧与独立,即使在云雾缭绕的高处,也依然保持其清瘦的风骨。后句“我泉落涧露华寒”则以梅为“我”,以泉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通过“露华寒”描绘了梅在寒冷环境中依然绽放的坚韧之美。

尾联“报君欲拓唐人篆,雨蚀莓苔迹已漫”,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梅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感慨。诗人希望借由梅的形象,拓展出更深远的文化内涵,但现实中的岁月侵蚀,却让这一切显得有些难以实现,蕴含着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鹤顶梅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还融入了诗人对生活、自然、文化等多方面的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挽卜怜吉歹河南王

哲人萎矣栋梁倾,回首西风涕暗零。

三世功名今古史,百年过客短长亭。

手扶红日名犹在,身就黄粱梦不醒。

记取汾阳旧勋业,紫薇留种继芳馨。

(0)

绿窗诗十八首·其八

楼前杨柳发青枝,楼下春寒病起时。

独坐小窗无气力,隔帘风乱海棠丝。

(0)

溪岩杂咏·其五

扶杖入松林,閒行上翠岑。

鹤群冲鹘散,树影落溪沈。

野果棘难采,药苗香易寻。

澹烟斜日暮,红叶半岩阴。

(0)

赠日本僧

鲸波渺渺接遥空,今古由来一苇通。

斗柄夜悬常办北,日轮朝涌始知东。

车书既混文无异,爵服才分语不同。

乡路眼中应已熟,好携包笠扣玄宗。

(0)

暮春杂兴五首·其五

红药花开春欲归,绿杨阴暗燕争飞。

晚来一阵东风雨,又送馀寒上客衣。

(0)

阳山道中二首·其一

一掬云泉漱齿凉,小亭幽绝背山阳。

道人自乡峰头住,闭户不知春日长。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