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浃浓云压树低,唫魂清入画图迷。
群蜂酿蜜争输课,一鹤将雏恣啄泥。
刘向昔居天禄阁,杜陵今住浣花溪。
诗成几度无人和,閒就芙蓉叶上题。
绿浃浓云压树低,唫魂清入画图迷。
群蜂酿蜜争输课,一鹤将雏恣啄泥。
刘向昔居天禄阁,杜陵今住浣花溪。
诗成几度无人和,閒就芙蓉叶上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首句“绿浃浓云压树低”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浓密的云彩比作压低了树木的重量,营造出一种厚重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唫魂清入画图迷”一句,通过“唫魂”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神秘与清幽,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股清气所笼罩。
“群蜂酿蜜争输课,一鹤将雏恣啄泥”这两句则转向对自然界生物的描写,群蜂忙碌于采蜜,象征着勤劳与生命力;一只鹤带着幼雏自由地啄食泥土,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生态景象。这种对比与融合,使得画面更加丰富且富有层次感。
后半部分转而抒发诗人的情感。“刘向昔居天禄阁,杜陵今住浣花溪”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刘向与杜甫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向往与追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最后,“诗成几度无人和,闲就芙蓉叶上题”则点明了诗人的创作状态与心境,表达了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诗人依然坚持自我表达,将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好事屡载酒,扁舟每乘兴。
况当秋气清,开我心若镜。
风漪蹙寒绿,日干下脩影。
却从苍翠中,羡彼各飞泳。
翱翔数仞翼,白小一寸命。
微物有至乐,此理须自领。
君侯静无哗,敢以一言请。
人生百年尔,飞电作光景。
试看楹间悬,俯仰岁月永。
堂堂寇莱公,祀事荐时饼。
吾徒岂不老,啖蔗入佳境。
况兹诗酒习,已自破清净。
聊须明月来,褰裳踏归艇。
高槐上拂青天面,枝疏不得惊禽恋。
槐下官曹何冷落,去马来牛色多倦。
春风绿杨暗虚室,秋雨苍苔锁深院。
三见墙头梅子花,一字不画尘侵砚。
宛如太古两相忘,况复飞盖追游宴。
有时独咏西园诗,想像清风情眷眷。
门前忽报华轩过,邂逅开怀如昔见。
目击便嗟相得晚,更仆清谈尽黄卷。
顾我迂疏何所取,似君秀颖乃可羡。
少壮应须努力时,人间岁月如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