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中书不计年,只将方寸作良田。
桑榆物外都无累,桃李人家剩有缘。
放意不妨娱绿野,勒功何必向燕然。
姓名元在丹台上,千岁徜徉小洞天。
自入中书不计年,只将方寸作良田。
桑榆物外都无累,桃李人家剩有缘。
放意不妨娱绿野,勒功何必向燕然。
姓名元在丹台上,千岁徜徉小洞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田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享乐的心境。开头“自入中书不计年”,说明诗人已经长时间地沉浸于书籍之中,对于世事年的流逝已经不再挂念。“只将方寸作良田”则是比喻,意指即使只有极小的一片土地,也能在心中培育出丰饶的精神世界。
“桑榆物外都无累”,这里的“桑榆”象征着平凡而自足的生活,没有世俗的牵绊。“桃李人家剩有缘”则是说,虽然桃李(比喻美好的事物)仍然与人间有所牵连,但这份牵挂也只是一种淡淡的缘分,不再是重负。
“放意不妨娱绿野”,诗人释放了自己的心志,在青翠的田野中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勒功何必向燕然”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功名利禄的心境,认为无需刻意追求功绩,只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即可。
最后,“姓名元在丹台上”,诗人提到自己的名字记录在仙人的名册之上,象征着精神上的超凡脱俗。“千岁徜徉小洞天”则是说,即使历经千年,也仍然悠然自得于这片小小的精神世界。
整首诗通过田园景物和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理想状态。
我家群鸡真似木,君家双鸭重如玉。
情知此物不敢烹,未忍戛羹求剩馥。
传闻深村水田里,翠羽成群蔽溪谷。
乔仙两舄不用多,尺纸长须慰幽独。
墙头瓠壶舍下笋,唤作蒸鹅烹健犊。
前时馋客错欢喜,益水添薪费煎促。
主人此外北窗风,饭后乳瓯初睡足。
汾阳家世郎官星,百里隐隐闻雷声。
德人所至有别样,不向尺箠求能名。
上官嗔骂吏束湿,日下廪庾堆如京。
此时桃李出谈笑,溪邑井井山风清。
东林香火远公社,长官得暇来寻盟。
云间春茗试新瀹,月里禅心须细评。
今朝还有寿者相,松椿龟鹤纷喧争。
高人著意供一默,富贵浮云双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