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有微红,绛桃一半为根蒂。幼姿偏丽。
种得才三岁。漏泄年光,心吐香难制。花虽细。
弄人多计。不惜胭脂泪。
背有微红,绛桃一半为根蒂。幼姿偏丽。
种得才三岁。漏泄年光,心吐香难制。花虽细。
弄人多计。不惜胭脂泪。
这首《点绛唇·淡红梅》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一幅淡红梅花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娇美与生机。
“背有微红,绛桃一半为根蒂。” 开篇即以“微红”、“绛桃”描绘了梅花的色泽,仿佛在说,梅花的背面略带一抹淡淡的红色,如同成熟的桃子一般,为根蒂增添了色彩。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梅花与桃子相比较,既突出了梅花的颜色特点,又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
“幼姿偏丽。种得才三岁。” 接着,诗人赞美梅花的幼小姿态却异常美丽,仅仅生长了三年便展现出非凡的魅力。这不仅是对梅花生长速度的赞叹,也是对其生命力顽强的肯定,暗示了即使是在短暂的生命中也能绽放出最灿烂的光彩。
“漏泄年光,心吐香难制。”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特性。梅花在春天到来之际,似乎能提前感知到季节的变化,透露出春的气息。同时,它的心中蕴含着浓郁的香气,难以被外界所抑制。这里的“漏泄年光”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梅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而“心吐香难制”则表达了梅花香气四溢、无法阻挡的特质,让人感受到其内在的活力与魅力。
“花虽细。弄人多计。不惜胭脂泪。” 最后,诗人以“花虽细”强调梅花虽然花朵细小,但其对人的吸引力却是巨大的。“弄人多计”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如何巧妙地吸引人们的眼球,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倾倒。“不惜胭脂泪”则是对梅花不畏艰难、勇敢绽放的精神的赞颂,即便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梅花也不惜一切代价,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点绛唇·淡红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生机,更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力量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到日参徒耳目新,桃花一笑已中春。
吾今告老还家近,亦作柯峰自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