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宫时拥九龙楼,海外孤臣拜紫旒。
翘首嵩呼天万里,履声我欲殿东头。
梵宫时拥九龙楼,海外孤臣拜紫旒。
翘首嵩呼天万里,履声我欲殿东头。
此诗描绘了明代宫廷中的一场庄重仪式,以“老街八景(其二)朝仪祝寿”为题,展现了古代帝王寿辰庆典的宏大场面与肃穆氛围。
首句“梵宫时拥九龙楼”,开篇即以“梵宫”点出地点,暗示了佛教元素的融入,而“九龙楼”则象征着皇家的尊贵与威严,九龙楼的存在不仅增添了仪式的神秘色彩,也预示着庆典的隆重。
次句“海外孤臣拜紫旒”,“海外孤臣”形象地描绘了一位远离故土的臣子,在这特殊的时刻,他身着紫衣,恭敬地向帝王行礼。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臣子对帝王的忠诚与敬仰,也暗含了对国家统一与和谐的渴望。
接着,“翘首嵩呼天万里”,“翘首”二字生动地刻画了臣子在庆典中的姿态,他们仰望天空,发出由衷的欢呼,这份欢呼跨越了万里的距离,传递着对帝王的祝福与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最后,“履声我欲殿东头”,“履声”一词巧妙地描绘了庆典进行时的场景,仿佛能听到大臣们轻盈的脚步声,他们正缓缓走向宫殿的东头,准备参与更深层次的仪式或活动。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庆典的有序与庄重,也暗示了权力的流动与传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古代宫廷庆典的庄严与神圣展现得淋漓尽致,既体现了对帝王的崇高敬意,也蕴含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
兹山势将飞,宫殿压其上。
江潮正东来,朝夕似奔向。
当时结构意,欲敌汴都壮。
我来百年后,紫气愁不王。
乌啼璧门空,落叶满阴障。
风悲度遗乐,树古罗严仗。
行人悼降王,故老怨奸相。
苍天何悠悠,未得问兴丧。
世运今复衰,凄凉一回望。
层槛构云牢,清寒洒客袍。
石棱添涧险,阁势借峰高。
风竹惊栖鸟,霜藤缒饮猱。
欲题因境胜,不敢易挥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