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漾汉潭清,搴荷趁浪平。
船轻知体弱,簪滑见鬟倾。
落日悬江思,浮云结浦情。
去从千叶隐,归爱一花迎。
吴歈并《子夜》,谁似棹歌声?
溶漾汉潭清,搴荷趁浪平。
船轻知体弱,簪滑见鬟倾。
落日悬江思,浮云结浦情。
去从千叶隐,归爱一花迎。
吴歈并《子夜》,谁似棹歌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湖上泛舟的生动画面。"溶漾汉潭清",开篇即以汉水潭的清澈宁静为背景,展现出水面的波光荡漾。"搴荷趁浪平",诗人乘船采摘荷花,随着水面波动,动作轻盈,富有动态美。
"船轻知体弱",通过船只的轻盈,暗示了诗人的身姿纤细或心情轻松。"簪滑见鬟倾",进一步描绘女子的秀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形象生动。"落日悬江思",傍晚时分,夕阳映照江面,引发了诗人深深的思绪。"浮云结浦情",则借浮云的聚散变化,寄托着诗人的情感。
"去从千叶隐,归爱一花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离去时融入了满眼的繁花,归来时又被一枝花热烈相迎,流露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喜悦。最后两句"吴歈并《子夜》,谁似棹歌声",以吴地的歌谣和《子夜》曲调,赞美桨声的美妙,无人能及,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恬静与情感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