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风》
《秋风》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万籁静中起,扶摇风怒号。

半天鸣剑戟,平地卷波涛。

鹢退宋都疾,鹏抟溟海高。

贺兰吹不尽,何用战蓬蒿。

(0)
注释
万籁:各种声音。
静中:寂静之中。
扶摇:狂风。
怒号:大声呼啸。
鸣剑戟:剑戟相击的声音。
平地:地面。
卷波涛:激起波浪。
鹢退:鹢鸟快速离去。
宋都:宋国的都城。
疾:迅速。
鹏抟:大鹏展翅飞翔。
溟海:大海。
高:高远。
贺兰:贺兰山。
不尽:无法吹散。
战蓬蒿:在草丛中争斗。
翻译
在寂静无声中,狂风突然呼啸而起。
半空中仿佛有剑戟相击,地面则像波涛翻滚。
鹢鸟迅速退出宋都,大鹏振翅翱翔于广阔海洋之上。
贺兰山的风声无法吹散,又何必在蓬蒿间争斗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风景图。"万籁静中起"表达了秋风乍起,原本平静的自然界突然间被唤醒。这股清风不仅强劲,而且带着一种生机与力量,如"扶摇风怒号"所形容的那样。诗人通过"半天鸣剑戟"和"平地卷波涛"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风的威猛,它如同利剑般直指云霄,又似滚滚波涛一般铺展开来。

接下来的"鹢退宋都疾"与"鹏抟溟海高"则描绘了一种空间感,通过对比小鸟和大鹏的动态,突出了秋风吹拂下的广阔天地。最后两句"贺兰吹不尽,何用战蓬蒿"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无尽力量的赞美,以及面对这样宏大的自然,个人努力与争斗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整首诗通过秋风这一主题,展示了诗人的胸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语言雄健,意境辽阔,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篇。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北望

衣冠高起北云间,一水盈盈隔醉颜。

自有茅堂供午倦,不劳清梦隋燕关。

山中宿鸟飞呼剧,洞外龙归日夕閒。

白马金鞍枉心性,荔枝卢橘亦从欢。

(0)

奉寄绍兴陈司理

岧峣仙署切蓬莱,仙吏承家复楚材。

七泽雄风凌赋笔,三江落日驻行杯。

折腰旧傍青骢色,怀袖新传赤鲤裁。

愧我酬恩馀一剑,斗间龙气倚徘徊。

(0)

九日登南安东山

自怜天畔眼,又对菊花丛。

醉折东山屐,醒回落帽风。

竹光移石榻,萝月上珠宫。

归路烟霞隔,寒钟出涧东。

(0)

漫兴

日月愁中惜,风波醉后怜。

片帆依野吹,归路绕长天。

旅食歌鱼铗,春衣续酒钱。壮心淮海■,深负请缨年。

(0)

怀诸同社

綵笔翩翩并雅游,绕庭兰菊凤山幽。

谈天剧借三辰色,听雨凉添四壁秋。

一自西来仍卞石,至今南望忆吴钩。

岭头云树应无数,落日征鸿动客愁。

(0)

戊戌春日写怀·其二

几度南州阅岁华,吾生回首亦堪嗟。

镜中旧日红颜改,头上新年白发多。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