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来》
《秋来》全文
唐 / 李贺   形式: 古风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0)
注释
桐风:指吹过梧桐叶的秋风。
壮士:诗人自称。
衰灯:暗淡的灯光。
络纬:虫名,俗称纺织娘,因秋天季节转凉而哀鸣,其声似纺线。
青简:青竹简。
一编书:指诗人的一部诗集。
竹简书久无人读,蠹虫就在其中生长。
不遣:不让。
花虫:蛀蚀器物、书籍的虫子。
蠹(dù):蛀蚀。
香魂吊书客:指前代诗人的魂魄来慰问诗人。
书客:诗人自指。
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
鲍照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翻译
秋风惊人心,壮士辛苦著作急,有似昏灯里,纺织娘啼叫着催织寒衣。
日后谁来读我用竹简写下的这编书,不使它被蠹虫蛀成粉屑和洞隙?
这思想牵扯着,今晚我的肚肠也要愁直了,雨滴冷飕飕,像有古诗人的灵魂来慰吊。
秋夜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氏的诗句,他们的怨血在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难消。
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忧郁和对过去的反思。"桐风惊心壮士苦"一句,通过桐树被秋风吹动的声音,传达了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感,"衰灯络纬啼寒素"则描绘出一种凄清孤寂的夜晚景象。

诗人提到"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似乎在表达对过去某些不再被关注的事物或知识的怀念,而这些东西如同被忽视的古籍,被尘埃所覆盖,甚至连虫子也不去打扰。

接着,诗人写道"思牵今夜肠应直",表明自己的思绪在这个漫长的夜晚中变得异常紧张和直接,仿佛心中的情感都凝聚成了实实在在的痛苦。"雨冷香魂吊书客"则描绘出一个在寒冷雨夜里徘徊的读书人,其内心世界充满了诗意的香气,却又被现实的孤独和凄凉所笼罩。

最后两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哀婉与敬畏。诗人想象着古代人物的幽魂在秋夜的坟墓旁吟咏诗歌,而那种深沉的怨恨和悲愤,如同鲜血,历经千年依旧留存在大地之中,化作了一种永恒的碧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感怀念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介绍
李贺

李贺
朝代:唐   字:长吉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生辰: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猜你喜欢

元日祀坟

寤寐先茔敢暂忘,元正亲得奉肴觞。

病襟不觉支离困,山势频瞻蜿蜒长。

尽日风埃天黯淡,一冬田陇雪微茫。

人思三白今无望,只觊春膏浃万方。

(0)

中秋阴未见月

云恼中秋凑月昏,失明疑值老蟾吞。

枉删疏柳延孤影,肯晃芳樽涤醉魂。

好射重阴开六幕,任均馀照及千门。

便从到晓漫天黑,不禁诗家万驷奔。

(0)

癸丑七夕会北第

荒居聊足奉宾娱,隘甚难希玉碗呼。

秋候俯新零白露,仙期还喜望黄姑。

云间谁识桥横鹊,庭际方欣网挂蛛。

天与性灵元自拙,却求星媛可回无。

(0)

壬子春分方见迎春盛开以小诗嘲之

迎得新春入旧科,独先嘉卉占阳和。

今年顿被寒摧朽,应为尖头送暖多。

(0)

送谢山人归紫霄旧隐

董君坛侧杏林新,高卧云霞独一身。

已究丹经成大药,更居仙府得长春。

仁心务济谁思报,道术逢知即示真。

暂别山来应自笑,紫霄曾未识红尘。

(0)

凉榭池上二阕·其一

游鳞惊触绿荷香,水马成群股脚长。

逐浪相追留篆迹,偃波垂露满芳塘。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