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少因多叶,宜寒亦向阳。
年衰无暖日,命薄只秋霜。
静得香归处,愁怜影满床。
无人共幽寂,留取数枝长。
花少因多叶,宜寒亦向阳。
年衰无暖日,命薄只秋霜。
静得香归处,愁怜影满床。
无人共幽寂,留取数枝长。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的坚韧与孤独之美。诗人以“花少因多叶”开篇,巧妙地将梅花与叶子的关系进行对比,暗示梅花虽少却因繁茂的叶子而显得更加突出。接着,“宜寒亦向阳”一句,既点明了梅花耐寒的特性,也表达了它对阳光的渴望,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梅花依然追求光明和温暖。
“年衰无暖日,命薄只秋霜”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梅花在岁月的侵蚀下,虽然没有温暖的日光,但依然承受着严酷的秋霜,寓意着梅花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并存。这种生命状态,既是自然界的写照,也是诗人自身命运的投射。
“静得香归处,愁怜影满床”则进一步深化了梅花的形象。梅花的香气似乎能引领人们找到它的所在,而它的影子则在夜晚铺满了诗人的床榻,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愁的氛围。这里的“香归处”和“影满床”,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物理存在,更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最后,“无人共幽寂,留取数枝长”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孤独而又坚韧精神的感慨。在无人欣赏的环境中,梅花依然选择生长,留下几枝长枝,既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映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逆境中的美丽与力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春寒未定。是欲近清明,雨斜风横。
深闭朱门,尽日柳摇金井。年光自趁飞花紧。
奈幽人、雪添双鬓。谢山携妓,黄垆贳酒,旧愁慵整。
念壮节、漂零未稳。负九江风笛,五湖烟艇。
起舞悲歌,泪眼自看清影。新莺又向愁时听。
把人间、如梦深省。旧溪鹤在,寻云弄水,是事休问。
素秋天气,是登山临水,昔人悲处。
我遇清时无个事,好约莺迁鸿翥。
旋整兰舟,多携芳酝,笑里轻帆举。
松江缆月,望云飞棹延伫。
别乘文雅风流,新词光万丈,珠连锦聚。
恨不同游,指浩渺、玉宇琼楼相付。
桂子收香,蟾辉采露,暂辍尊前舞。
丝囊封寄,倩他双翠衔去。
指荣河峻岳,锁胡尘、几经秋。
叹故苑花空,春游梦冷,万斛堆愁。
簪缨散、关塞阻,恨难寻杏馆觅瓜畴。
凄惨年来岁往,断鸿去燕悠悠。拘幽。化碧海西头。
剑履问谁收。但易水歌传,子山赋在,青史名留。
吾曹镜中看取,且狂歌载酒古扬州。
休把霜髯老眼,等闲清泪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