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辞铜城,晓气暄且凉。
初旭尚含雾,已见西壁黄。
危道覆丛树,一去百里苍。高桐矗天?,下棘围如墙。
幽郁错柽柳,条枝皆远扬。
雀声夺蜩语,风影碎露光。
蛇行入其腹,肌发澄古香。
娱目出望外,悦心乃倍常。
疑游武夷曲,得毋天台梁?
策马辞铜城,晓气暄且凉。
初旭尚含雾,已见西壁黄。
危道覆丛树,一去百里苍。高桐矗天?,下棘围如墙。
幽郁错柽柳,条枝皆远扬。
雀声夺蜩语,风影碎露光。
蛇行入其腹,肌发澄古香。
娱目出望外,悦心乃倍常。
疑游武夷曲,得毋天台梁?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从铜城出发,途经东阿道中的所见所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策马辞铜城,晓气暄且凉”开篇即点明了行程的起点和时间,晨光初照,空气既温暖又略带凉意,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接着,“初旭尚含雾,已见西壁黄”描绘了日出时分的景象,雾气还未完全散去,但西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黄色,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危道覆丛树,一去百里苍”则展示了道路的险峻与漫长,树木覆盖在崎岖的路上,仿佛延伸到远方的苍茫之中。
“高桐矗天,下棘围如墙”通过对比高耸的梧桐与低矮的荆棘,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对比之美。
“幽郁错柽柳,条枝皆远扬”描绘了柽柳等植物在幽暗环境中生长的情景,条条枝条向远处伸展,充满了生命力。
“雀声夺蜩语,风影碎露光”则通过雀鸟的鸣叫与蝉的叫声的对比,以及风吹过露珠破碎的光影,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
“蛇行入其腹,肌发澄古香”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在感受相结合,仿佛在探索自然的深处,感受到了一种古老而纯净的气息。
“娱目出望外,悦心乃倍常”表达了诗人对沿途美景的赞叹,不仅愉悦了视觉,更让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疑游武夷曲,得毋天台梁?”最后两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遐想,是否如同游览于武夷山的曲径或是天台山的梁间,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热爱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皇天稔巨憝,羌虏稽显戮。
庙算忽小丑,王师数倾衄。
秦民著暴敛,惨惨生意蹙。
贼气愈张王,锋锐不可触。
帷幄监前败,降心问白屋。
尺诏下中天,公车塞章牍。
策虑尽颇牧,勇决过贲育。
先生胸臆大,经术内自足。
逸韵脱滓尘,素节抱冰玉。
独耻论兵战,因时射君禄。
不唯吾志乖,亦使王道局。
放怀但文史,散发自溪谷。
近臣上荐书,天子渴高躅。
旌帛三及门,不免至京毂。
万钟非所好,大议戛钧轴。
孤鸾入紫烟,网罟安可束。
天风万里长,沆瀣朝满腹。
更期下翔集,以为苍生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