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已锋禅人》
《示已锋禅人》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学道先须远俗情,不求安逸不求名。

尘中能具超尘想,岁久年深累渐轻。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追求精神超越而非物质享受的生活态度。诗人强调了“学道”这一核心理念,即追求内在的精神成长和道德修养,而非外在的安逸与名誉。诗中的“远俗情”意味着远离世俗的欲望和纷扰,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而“不求安逸不求名”则进一步阐述了修行者不为物质的舒适和名声所动的决心,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

“尘中能具超尘想”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即使身处尘世,也能保持超越世俗杂念的心态,保持心灵的纯净与高洁。这不仅是对修行者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一种理想人格的向往——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保持自我,坚守信念,不被外界环境所左右。

最后,“岁久年深累渐轻”则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修行者内心的负担会逐渐减轻,精神的修为会日益深厚。这不仅是一种对修行过程的描述,也蕴含着对人生智慧的深刻理解:真正的成长和解脱,往往伴随着时间的积累,需要耐心和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鼓励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远离世俗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送路守

道衰世弥隘,俗薄人易骄。

一为居所移,盛气干云霄。

官曹出已下,俯视如僬侥。

崇卑两悬绝,相望天壤辽。

猗欤路汉州,冠缨早彯彯。

亨衢快著鞭,壮岁亟乘轺。

耘锄矜色尽,茂德日以昭。

朅来西南守,拣拔自公朝。

侯馆宾客富,平湖水竹饶。

退食未为乐,鸾舆万里遥。

赤子拊吾民,良朋遇吾僚。

薰然四时春,草木无枯焦。

明朝马首西,秋风更萧条。

当宁方急贤,三旌副旁招。

(0)

李文山书堂

蓄书不能读,人以书簏方。

譬如守钱奴,万镪空靳藏。

读书不能行,虎皮质犬羊。

诗礼假发冢,高言诬黄唐。

我观古圣贤,道学甘膏粱。

文字初未广,游心自得场。

后人富典籍,洛诵日洋洋。

唇腐无所归,白首徒悲伤。

普慈群圃胜,中间敞华堂。

本非挟册地,宾筵罗豆觞。

揭名意安在,诗板借辉光。

斲轮如可作,试与一平章。

(0)

早行界上迓何使者

天星半牢落,月窗光囧囧。

僮婢寐正酣,四邻鸡犬静。

而我独何之,倒衣不及整。

呵鞭驱蹇驴,霜风破裘领。

既无王事敦,又匪奉朝请。

穷年惫将迎,功业羞明镜。

相如徒四壁,季子无二顷。

何时涤尘缨,农亩迹甘屏。

(0)

再和用南伯韵·其三

由来世间事,黑白忌太明。

稍欲辨淄渑,开口咈众情。

青山有归路,杖屦借遐征。

寄语社中友,休苦钓时名。

(0)

秋怀二首·其二

窗户寒生不幕罗,无边愁绪费长哦。

有情尚觉天公老,不饮争如月色何。

岁序峥嵘双鬓改,乾坤离乱一身多。

年来懒读悲秋赋,忍听商声入咏歌。

(0)

春日云溪即事二首·其二

林壑栖迟两见春,一筇一麈任天真。

莺花世界无停晷,电露光阴莫负身。

蚁战蜗争那复问,鱼浮鸟戏自相亲。

长江不日桃花浪,筑石牢堤急倩人。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