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云溪即事二首·其二》
《春日云溪即事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林壑栖迟两见春,一筇一麈任天真。

莺花世界无停晷,电露光阴莫负身。

蚁战蜗争那复问,鱼浮鸟戏自相亲。

长江不日桃花浪,筑石牢堤急倩人。

(0)
翻译
我在山林中度过两个春天,手持竹杖漫步,任由自然本真流露。
在这莺歌花海的世界里,时光如梭,切勿辜负宝贵光阴。
昆虫忙碌争斗,我已不再过问;鱼儿游动,鸟儿嬉戏,它们自得其乐。
不久长江将泛起桃花浪,赶紧修筑坚固堤坝,雇人帮忙完成。
注释
林壑:山林沟壑。
栖迟:停留、居住。
筇:竹杖。
麈:古人用作拂尘的长尾鹿皮。
天真:自然本性。
停晷:停止不动的阳光,比喻时间。
电露:闪电和露水,形容光阴短暂。
负身:辜负自己。
蚁战蜗争:比喻微小生物的争斗。
那复问:不再过问。
鱼浮鸟戏:鱼儿在水中游动,鸟儿在空中嬉戏。
相亲:相互亲近。
桃花浪:桃花盛开时江面的浪花。
筑石牢堤:修建坚固的堤坝。
急倩人:急忙请人帮忙。
鉴赏

这首宋诗《春日云溪即事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林壑栖迟两见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在山林中度过,已经经历了两个春天,展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生活的悠然自得。第二句“一筇一麈任天真”中的“筇”指竹杖,“麈”为麈尾拂尘,诗人手持杖、拂尘,随性而行,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在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莺花世界无停晷,电露光阴莫负身”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飞逝,诗人告诫自己要珍惜每一刻的美好时光,不要辜负这如莺花般美好的人生。第五、六句“蚁战蜗争那复问,鱼浮鸟戏自相亲”通过比喻,暗示了诗人对世间纷争的淡然,更愿意欣赏鱼鸟之间的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长江不日桃花浪,筑石牢堤急倩人”以长江的桃花浪象征春天的美景,同时也暗含着对岁月易逝的忧虑,诗人希望尽快修筑防洪堤坝,以免美景被洪水冲毁,表达了对生活的关注和对未来的规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时光的珍视。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五言白话诗·其三

世间何物贵,只有我身是。

不见好出生,衣食谷米费。

广贪长命财,缠绳短命鬼。

放顽邻里行,元来不怕死。

(0)

农祥晨正

玉律方移候,农祥已向晨。

昭回当午地,皎洁向天津。

北陆收残冻,东皋见早春。

影浮佳气动,光射曙云新。

千亩功将起,三推礼欲申。

若非齐七政,何以示农人?

(0)

江南杂题·其二十八

美人殊不见,惆怅望行云。

竹翠静含粉,榴花轻曳裙。

婵娟非月色,散漫是兰熏。

无复荆王梦,子规空夜闻。

(0)

凤山楼次董内翰韵

画楼登眺帽檐斜,苔壁诗成字点鸦。

幽兴未阑天欲暮,一帘疏雨落桐花。

(0)

新林浦

凌阳浦里杂花生,晓屋鸣鸠春树晴。

昨夜南溪足新雨,辘轳原上踏歌声。

(0)

王龙屿绣林江阁值雪杂诗·其三

皓然满一洲,洲畔千樯列。

不见舟中人,但见舟上雪。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