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来直是眠云,静寄非关醒酒。
不知苔色侵衣,一任松花覆首。
閒来直是眠云,静寄非关醒酒。
不知苔色侵衣,一任松花覆首。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
“閒来直是眠云”,诗人以“閒”字开篇,点出一种闲适无为的心态,随后“直是眠云”四字,生动地展现了他与云相伴、随云而眠的自由自在生活情景。这里的“眠云”不仅指实际的睡眠,更象征着心灵的超脱与放逸,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静寄非关醒酒”,接着诗人强调这种宁静并非为了借助饮酒来达到清醒的状态,而是内心自然流露出的一种平和与淡泊。通过“非关醒酒”的表述,进一步凸显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即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而非依赖外在事物来寻求解脱或改变。
“不知苔色侵衣,一任松花覆首。”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画面。他似乎已经融入了周围的环境中,连衣裳被苔藓轻轻覆盖也不自知,甚至任由松花洒落在他的头上,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随意,没有一丝刻意。这样的描写,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与世无争的超脱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理想。
雨气不能尽,散作满园烟。
好风何处来,荷叶为翩翩。
群花浴三日,意态柔且鲜。
幽人倾两耳,竹外鸣新泉。
啁啁一鸟歇,阁阁群蛙连。
暝色起乔木,断虹媚远天。
蜗过有残篆,琴润无断弦。
凭阑意清悄,与鸥相对眠。
沙渠土司悍且豪,大为容美小散毛。
纳地久降诸峒长,尚存苗种悬苗刀。
此刀出匣三尺水,吴潭素练翻秋涛。
春鹏长尾自皎洁,鸊鹈安用寻常膏。
蛮儿矫健逞身手,累年剽掠横相遭。
官军缓攻议剿抚,民居杂处思奔逃。
留兹利刃经战斗,往往深夜闻鸣号。
即今向化买牛犊,兼有就学娴风骚。
朝廷德威加四海,金兵不向皋兰鏖。
罗平妖鸟避鹰隼,大宛天马随蒲萄。
东南自充财赋薮,零星荒土轻秋毫。
我来割符已数月,喜见风俗勤耕陶。
蛮君发冢一十二,苍藤绿树啼猧猱。
奠安有方赖守牧,奸宄屏迹弓矢韬。
此刀弃置常不用,遥看日月霜天高。
筑地作盐池,池光朝滟滟。
不闻烟火声,天地自烹鍊。
微风从南来,雪花积璀璨。
上以充君疱,下以供征缮。
余波及闾阎,古制良甚善。
不知自何年,招集来商贩。
骄奢拟王侯,奴隶视州县。
计口派食盐,锱铢入奇算。
百钱不盈盎,况乃泥居半。
哀哀墟里人,味不充藜苋。
荷锸者谁子,搰搰泥没骭。
盐成不敢收,指挥听垄断。
两间有美利,本为生民便。
安知兼并徒,奇货思独擅。
造物忌满盈,朝廷树纲宪。
不见囹圄中,囚首发覆面。
君子贵知足,小人戒无厌。
寄语谢持筹,前车勿再践。
打虎儿,乃在汴梁之禹州,禹州城外朱家楼。
小儿十一随父耕,深林有虎斑毛成。
飗飗黑风吹草根,乘风攫人谁敢撄?
小儿不识虎,疑是狐与狸。
陡然见虎衔父肢,咆哮草际风来吹。
儿啼向风不得父,把杙打虎截虎路。
三尺童子五尺杙,凭空击去著虎臆。
虎惊顾儿舍父逸,深林风草皆无色。
禹州太守呼小儿,予之以帛饱以糜。
予时在署识儿面,披发跳掷真儿嬉。
问儿打虎虎何似,举手张牙作虎势。
假虎隐幔恐小儿,小儿惊避力不支。
当时见虎得无怖,此事我亦昧其故。
禹州太守省得知,是时小儿知有父。
男儿七尺纵复横,争名攫利万里行。
高堂存没总不问,那肯舍命恋所生?
我所思,打虎儿。
《打虎儿行》【清·毛奇龄】打虎儿,乃在汴梁之禹州,禹州城外朱家楼。小儿十一随父耕,深林有虎斑毛成。飗飗黑风吹草根,乘风攫人谁敢撄?小儿不识虎,疑是狐与狸。陡然见虎衔父肢,咆哮草际风来吹。儿啼向风不得父,把杙打虎截虎路。三尺童子五尺杙,凭空击去著虎臆。虎惊顾儿舍父逸,深林风草皆无色。禹州太守呼小儿,予之以帛饱以糜。予时在署识儿面,披发跳掷真儿嬉。问儿打虎虎何似,举手张牙作虎势。假虎隐幔恐小儿,小儿惊避力不支。当时见虎得无怖,此事我亦昧其故。禹州太守省得知,是时小儿知有父。男儿七尺纵复横,争名攫利万里行。高堂存没总不问,那肯舍命恋所生?我所思,打虎儿。
https://shici.929r.com/shici/d245Dyqk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