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阴县》
《淮阴县》全文
宋 / 许及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甘罗古篆娑罗刻,岂但淮阴妙二罗。

胯下桥边有男子,追亡拟问汉萧何。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题为《淮阴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人物与地方的关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首句“甘罗古篆娑罗刻”,以甘罗(战国时期秦国的少年丞相)的篆文雕刻在娑罗树上起笔,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结合,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这里不仅提到了甘罗,还暗含了与之相关的“二罗”(即甘罗和另一历史人物),暗示了诗中将探讨的历史人物与甘罗有着某种联系或相似之处。

接着,“岂但淮阴妙二罗”,进一步强调了诗中的主角与甘罗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这位历史人物的才能与智慧不仅限于淮阴一地,而是超越了常规,达到了与甘罗相媲美的高度。这里的“妙二罗”可能是指甘罗与另一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特质或成就,暗示了诗中主角具备非凡的才能。

“胯下桥边有男子”,这一句直接点明了主角的身份——一位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男性,他可能是在特定地点(如胯下桥)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或智慧。这句诗通过具体的地点和事件,勾勒出了一位历史人物的形象,让人联想到许多古代英雄的故事,如韩信在胯下桥的典故。

最后,“追亡拟问汉萧何”表达了诗人想要追寻这位历史人物的足迹,如同汉初名臣萧何一样,去探寻其背后的故事和智慧。这里将主角与萧何相提并论,不仅体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也暗示了诗人对其历史贡献和智慧的深深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对特定地点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物性格和智慧的独到洞察。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富有历史感又充满想象空间的艺术世界。

作者介绍

许及之
朝代: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猜你喜欢

送客还吴二首·其二

仆御促离筵,情殷添酒钱。

春来人最可,此去事堪传。

善画凌摩诘,能诗逼惠连。

相思难尽处,江月夜窗悬。

(0)

途次感秋

涛声齐碧落,曙色满沧江。

鹰隼云间并,凫鹥水上双。

行踪犹未定,褊性已难降。

欲缉悲秋赋,飘零就客窗。

(0)

招隐词

登登山路何须忙,任率相留旧草堂。

分叶煮泉日卓午,白云幽涧松花香。

(0)

鉴江亭步吴刺史韵

南望荒荒驿路回,鉴江亭子定常开。

仙帆影曳青霄出,渔榜声随白鸟来。

楚客旅魂惊海峤,梁园词赋寄蒿莱。

满城拥彗迎征盖,谁解当年倚马才。

(0)

闻兵戏答张忝戎二首·其二

兵戈扰扰杂风尘,苦忆魁梧一旧人。

满眼黄花排作阵,祇宜閒对白纶巾。

(0)

谢病用前韵

谢病归来少识邻,枕流漱石隔嚣尘。

惭无白酒堪为醉,赖有青山肯寄贫。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