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庭雨应诏诗》
《庭雨应诏诗》全文
南北朝 / 沈约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出空宁可图,入庭倍难赋。

非烟复非云,如丝复如雾。

霢霂裁欲垂,霏微不能注。

虽无千金质,聊为一辰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íngyìngzhàoshī
nánběicháo / shěnyuē

chūkōngníng

tíngwèinán

fēiyānfēiyún


màicáichuí

fēiwēinéngzhù

suīqiānjīnzhì

liáowèiché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细雨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复强调了这种微妙天气的难以捕捉。"出空宁可图,入庭倍难赋"表达了外在空间可以轻易描绘,但进入室内环境则更为困难。这不仅仅是因为细雨本身的朦胧,更是由于它与烟云之间的模糊界限,使得人们难以用文字形容。

诗人通过"非烟复非云,如丝复如雾"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细雨的纤细和不确定性,它既像轻柔的丝线,又似淡薄的雾气。这种描写手法,不仅传达了视觉上的朦胧,更触及到了感知上的模糊。

"霢霂裁欲垂,霏微不能注"则进一步强调了细雨与其他降水现象的区别,它既不像雨那样有明显的落下,也不似雪那样能够积聚。这种无法用常规方式捕捉的特质,使得这场庭院中的细雨成为了难以言传的事物。

最后,诗人通过"虽无千金质,聊为一辰趣"表达了对这份难得之境的珍视和享受。即便没有价值连城的贵重材料,这短暂的乐趣也足够让人欣赏了。这不仅是对细雨美景的一种赞美,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即在日常琐事中寻找和感受到简单的快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传达了细雨的神秘与难以捉摸,以及它带给人的独特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朝代:南北朝   字:休文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生辰:441~513年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猜你喜欢

夜归不寐

流莺惊节物,乐事二毛前。

山简不堪醉,渊明方欲眠。

谈馀愁似茧,坐久腹如蝉。

日出重游衍,残花有杜鹃。

(0)

送伸仲归漆塘以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为韵十首·其二

家贫困百须,禄廪不时给。

接淅不渍糠,孤斟但饮湿。

长者车辙至,园蔬亲掇拾。

主礼不如意,八九更论十。

牛心饷会稽,猪肝售安邑。

兹事固么么,力亦不能及。

(0)

寄卢中甫四首·其二

九月都门风薄衣,夜砧声里雁南飞。

野人不识长安乐,且趁鲈鱼一棹归。

(0)

次江文韵·其一

钓濑沉沉月一钩,鱼龙夜夜尽回头。

狂奴活计非公意,乞与江湖万里秋。

(0)

行之见招观画

唤我来看访戴图,溪山惨淡雪模糊。

扁舟也待江湖去,更有王维妙手无。

(0)

赠别卢行之三绝·其三

百金买得玉麒麟,千里看他气欲奔。

知子犹能守家法,不应骑去傍人门。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