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乐无风静自鸣,开窗亦复使眸醒。
投林倦鸟低翻翼,触纸痴蝇细有声。
篱外半悬红子落,墙间少见绿莎明。
阳生阴后春来近,准拟新诗为发萌。
檐乐无风静自鸣,开窗亦复使眸醒。
投林倦鸟低翻翼,触纸痴蝇细有声。
篱外半悬红子落,墙间少见绿莎明。
阳生阴后春来近,准拟新诗为发萌。
这首宋代诗人陈宗远的《冬晚》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冬日傍晚景象。首句“檐乐无风静自鸣”,以檐头的乐器在无声中发出悦耳的声音,暗示了环境的静谧。次句“开窗亦复使眸醒”,通过窗户的开启,让诗人的眼睛也感受到这份宁静,仿佛心灵得到了片刻的清醒。
第三句“投林倦鸟低翻翼”,描绘了疲倦的飞鸟归巢时低垂翅膀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离别情绪。第四句“触纸痴蝇细有声”,则细腻地捕捉到一只痴迷于纸上的苍蝇发出微弱的嗡嗡声,增添了生动的细节。
第五、六句“篱外半悬红子落,墙间少见绿莎明”,描绘了篱笆外红色果实半落,墙角的青草在昏暗中显得稀疏,透露出冬季的萧瑟与凋零。然而,这正是春天即将到来的前兆,最后一句“阳生阴后春来近,准拟新诗为发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创作灵感的激发。
整首诗以冬夜的静谧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含着季节更替的哲理,以及诗人对生活与创作的热情。
六萌车子停斜照,南巷曲、枇杷下。
到今番重过,烟萝露藓,满红檐青瓦。
小燕双飞语,纤襟瘦弱来无把。
任春漪弄晚,遥山睇影,看风里,桃花谢。
夜半银鞯驮醉,记昔时、画堤归马。
剩将别后,珠啼玉怨,与东流淘写。
酒醒金钿尽,高楼外、碧云低也。
便相思未了,重寻梦尾,只零纨断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