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外无家客,四十年间苦学人。
山隔不知云近远,祗将明月作乡亲。
三千里外无家客,四十年间苦学人。
山隔不知云近远,祗将明月作乡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心境,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开篇“三千里外无家客”一句,便设定了诗人远离家乡、流落他乡的情境。随后的“四十年间苦学人”则透露诗人不仅在空间上与家相隔,而且在时间上也付出了长久的努力与等待。
接下来的“山隔不知云近远”表现了诗人对遥远家乡的迷茫和渴望,山脉成为阻隔视线的自然屏障,让诗人无法知晓那边的云是否仍旧飘渺。最后,“祗将明月作乡亲”则表达了一种超越空间限制的情感寄托,即使身在异乡,但心中有着家乡的影子,通过仰望同一轮明月,与远方的心灵相通。
诗中的意境淡远而沉郁,情感深长却又无奈。它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体现了古代游子对于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面对孤独与异乡生活时所采取的一种心理自我安慰的方式。
一自西风散芰荷,殷勤风雪更婆娑。
经年谁谓酒边少,此日我云林下多。
才俊荣亲当折桂,时清禄仕且嘉禾。
论交论契无馀语,收入离筵入短歌。
老我成漫仕,世事马牛风。
投身逐毫末,益愧多田翁。
乘春欲东游,肯问行李穷。
溪干富桃李,花光眩晴空。
停桡一举首,壮气犹如虹。
灵山正崔嵬,半在返照中。
行藏岂人定,忠诚本天通。
但顾行未实,奚论报必丰。
君诗多隽永,三年几相从。
山亭酌别酒,舟车复西东。
馀情尚酬句,岁月双鬓蓬。
黄发爱玉体,书来置邮筒。
煮饼了长夏,饱外非所忧。
既和以滑甘,亦用冷煖投。
芼之蔬茹嘉,一箸真良谋。
风轩置盆水,帘虚漾林幽。
更催石鼎煎,瀹此茗雪瓯。
且足为口腹,庶得少迟留。
山房无六月,微凉已飕飕。
庚伏始云中,不日天下秋。
善来二三友,閒身宜自由。
步可著两履,汎可掉扁舟。
破壁委穷巷,孤城带芳洲。
初传多黍稌,忽诏捕螟蟊。
但畏妨我诗,恒饥思难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