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一》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其一》全文
金 / 元好问   形式: 古风

行帐适南下,居人局庭户。

城中望青山,一水不易渡。

今朝川涂静,偶得展衰步。

荡如脱囚拘,广莫开四顾。

半生无根著,筋力疲世故。

大似丁令威,归来叹墟墓。

乡闾丧乱久,触目异平素。

枌榆虽尚存,岁晏多霜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南方迁徙至北方后的生活感受与心境变化。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句“行帐适南下,居人局庭户”,描述了诗人从南方迁徙至北方,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行帐象征着迁移的艰难与不稳定性,而局促的庭院则暗示了新居的局限性。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自由生活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接着,“城中望青山,一水不易渡”描绘了诗人所处城市中的景色,远处的青山与难以逾越的河流,既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也隐喻了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今朝川涂静,偶得展衰步”则转而描写诗人偶然获得的一段宁静时光,他得以在自然中漫步,释放内心的疲惫。这里的“衰步”不仅指年老体衰之步履,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感慨。

“荡如脱囚拘,广莫开四顾”进一步抒发了诗人摆脱束缚后的自由感,仿佛从囚禁中解脱出来,眼前的世界变得广阔无垠,四面八方皆可远眺。这种自由与开阔的视野,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望。

“半生无根著,筋力疲世故”表达了诗人对半生漂泊、无定所生活的感慨,以及在世事纷扰中身心俱疲的状态。这里既有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大似丁令威,归来叹墟墓”借用典故,将自己比作传说中的丁令威,感叹于故乡的变迁与人事的沧桑。丁令威的故事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诗人借此表达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乡闾丧乱久,触目异平素”点明了故乡因战乱而遭受破坏的事实,使得原本熟悉的景象变得陌生与不同。这里的“触目异平素”不仅描绘了外在环境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

“枌榆虽尚存,岁晏多霜露”以枌榆树的生存状态作为结尾,虽然树木依然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霜露的侵袭使得它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这既是对外在环境的描述,也是对人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的隐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迁徙生活、自然美景、个人命运以及故乡变迁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自由与解放的向往,也有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与思考。

作者介绍

元好问
朝代:金

猜你喜欢

挽张之洞联

廿年功德如新,能使匕鬯勿惊,楚境遂为天下重;

小子亲炙最晚,但见声色不动,中朝重奠泰山安。

(0)

挽张之洞联

新学赖公而启,旧学赖公而存,沟通五大洲,陶亚铸欧真巨子;

乱时其功在安,治时其功在创,维持四十载,经邦造世一名臣。

(0)

新安孙莲叔观旭楼

元旦即称觞,鹤算龟龄齐让早;

岁朝先试乐,莺歌燕语尽输娇。

(0)

挽张之洞联

兰陵儒效古难几,笞捶暴国、调燮寰区,更设教随时,英杰化、邪说畏、庸众愧、嵬琐逃,上下二千年,吾见其人,江汉秋阳亲大道;

崧岳神灵今诞降,伯仲湘阴、颉颃武定,况抗怀在昔,康成经、孟坚史、昌黎文、宣公疏,纵横九万里,物无异望,华夷同日哭奇才。

(0)

集苏轼诗联

客梦冷随枫叶外;归心要及菊花前。

(0)

挽王正雅母联

儿绾龙节虎符,为滇边一方大保障;

我持只鸡斗酒,吊澧右八座太夫人。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