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兰生中谷,不采恒自香。
园丁亦何知,掇置近中堂。
朝培根愈萎,暮沃叶已黄。
将养虽以时,物性终见伤。
猗兰生中谷,不采恒自香。
园丁亦何知,掇置近中堂。
朝培根愈萎,暮沃叶已黄。
将养虽以时,物性终见伤。
此诗《猗兰》以兰花为喻,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对人为干预后果的反思。兰花生长于幽谷,不需采摘便自散发香气,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自在。然而,当它被移入人工环境,尽管人们尽力照料,却反而损害了它的生命力,使其根萎叶黄。这反映了人类试图控制和改变自然界的尝试,往往适得其反,破坏了原本和谐的状态。诗中蕴含了对顺应自然规律、尊重生命本性的哲思,提醒人们在追求美好时应保持谦逊与敬畏之心。
定禅快为师子吼,勋禅莹净玉无垢。
两禅同居渊不分,一日用之左右手。
超方独脱王老师,向何壁立今何慈。
杓柄短长锅大小,揭而示之无可疑。
末后更有一句子,未省两禅著何语。
东山有句不敢书,恐著替渠出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