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亭半面俯崔嵬,槛外波光一镜开。
何处旧游偏得似,白云孤倚妙高台。
幽亭半面俯崔嵬,槛外波光一镜开。
何处旧游偏得似,白云孤倚妙高台。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通过望湖亭的视角,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之美。首句“幽亭半面俯崔嵬”以“幽亭”为立足点,描绘了亭子半隐于山峦之中,俯瞰着巍峨的山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邃的氛围。次句“槛外波光一镜开”,将视线转向湖面,比喻湖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四周的景致,展现出水天一色的和谐与宁静。
接着,“何处旧游偏得似,白云孤倚妙高台”两句,诗人将思绪引向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仿佛那些美好的记忆都与眼前的云雾、高山相呼应,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虚实相生的意境。这里的“白云孤倚妙高台”不仅描绘了云朵在高山上独自依偎的情景,更寄托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和内心深处那份纯净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又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自由、超脱境界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至尊殿上主文衡,谁料台中有异评。
垂二十年犹入幕,后三四榜尽登瀛。
白头亲痛终天诀,丹穴雏方隔岁生。
策比诸儒无愧色,自缘命不到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