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记陪言笑,如今叫不应。
儿分身后俸,僧上殡前灯。
宅有遗基在,田无一亩增。
问天何至此,在日以廉称。
尚记陪言笑,如今叫不应。
儿分身后俸,僧上殡前灯。
宅有遗基在,田无一亩增。
问天何至此,在日以廉称。
这是一首表达哀思与怀念之情的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现实状况的对比,抒发了深沉的悲凉感慨。诗人以“尚记陪言笑,如今叫不应”开篇,立即设定了一种对逝去美好的追念与现在孤寂无响的强烈对比。接着,“儿分身后俸,僧上殡前灯”两句,则描绘出一幅家庭破碎、亲人离世的凄凉画面,通过“儿分”的孤独和“僧上殡前灯”的仪式感,渲染出一种深刻的哀伤。
在下片,“宅有遗基在,田无一亩增”两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现实中物是人非、沧桑变化的无奈。最后,“问天何至此,在日以廉称”则是诗人发出的一种感慨与质疑,似乎在询问上苍为何让世界变得如此寂寞,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处境的无力感和悲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现实世界孤独与无奈的心境。
自君卧漳滨,我意恍若疾。
无人与笑言,兀兀守一室。
当寝或不寝,当食或不食。
有思气填胸,可骇几战慄。
想君端在家,比我乃安逸。
妻孥以嬉娱,簿领久阁笔。
南城趋北城,道路无所隔。
我岂无仆马,子不见宾客。
哦亭足清风,林木助萧瑟。
葵花无数开,莲叶亦已出。
起来定何时,幸会能几日。
已令刍白醪,待子欢促膝。
唐年茂宗枝,时平多俊良。
长吉尤震曜,春林擢孤芳。
退之于孔门,屹屹真栋梁。
笔力障百川,风澜息其狂。
破衣系麻鞋,右顾生辉光。
一朝与湜辈,命驾惊煌煌。
贺初为儿童,随父事迎将。
须臾命赋诗,英气加激昂。
长安众词客,声问争推扬。
风流垂异代,尚想古锦囊。
君今亦宗英,韵胜斯人方。
少年肯事事,苦学志独强。
风骚拟屈宋,妙处相颉颃。
丹青出戏弄,配古犹擅场。
形容示往事,彷佛如在旁。
一径入幽远,古垣缭林庄。
平桥跨渌水,丛薄含葱苍。
晴窗为披拂,佳兴杳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