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诗夜对老弥明,韦氏传家自一经。
盛德于今推鼎甲,闻孙何事亦飘零。
囊贫桂玉人逾瘦,袖有珠玑耳暂醒。
桃李春残归未得,愁看烟草五门青。
说诗夜对老弥明,韦氏传家自一经。
盛德于今推鼎甲,闻孙何事亦飘零。
囊贫桂玉人逾瘦,袖有珠玑耳暂醒。
桃李春残归未得,愁看烟草五门青。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洪所作,名为《和经字韵复以为报》。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与朋友夜谈古诗,特别提到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老弥明”以及韦应物的家学,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对于诗歌传承的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的个人生活和心境。
"说诗夜对老弥明,韦氏传家自一经。盛德于今推鼎甲,闻孙何事亦飘零。"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夜晚与朋友探讨古诗的场景,其中“老弥明”出自杜甫之口,韦应物则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其家学传承一脉相承。这两位都是诗人仰望的对象。"盛德于今推鼎甲"则是在赞美古人的伟大功业,而“闻孙何事亦飘零”则表达了听闻后代子孙无所成就,令人感慨。
"囊贫桂玉人逾瘦,袖有珠玑耳暂醒。"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贫困生活和对美好事物的短暂拥有。"囊贫"指的是用布囊装着贵重之物,而“桂玉”则象征着珍贵和纯洁;"袖有珠玑耳暂醒"则是说虽然偶尔得到一些珠宝,但这种幸福感也是转瞬即逝的。
"桃李春残归未得,愁看烟草五门青。"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个人理想未能实现的忧虑。“桃李春残”暗示春天已过,花开花落,而“归未得”则是说诗人的家园之思;"愁看烟草五门青"则是在表达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和悲哀。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学传统的尊重、个人生活的艰辛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拥有后的感慨。
德甫宦不达,衔饥卧西山。
散发听樵歌,轻舠弄潺湲。
宁无临川屐,不踏城市间。
举世称高节,吾独叹微言。
昔闻双井徒,竭蹶趋险艰。
旦夕费雕锼,不救岩石顽。
解曾一决之,浊流遂泛澜。
左蠡稍自清,匡庐出孱颜。
遂令洪都瑟,疏越表三叹。
正始岂必多,滥觞良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