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净云空,正爽籁吹凉,送了蝉翼。
石磴张琴,笋舆携酒,高秋最宜游历。醉红绚壁。
茂林已带胭脂色。待曳履。寻取、晋时觞咏旧吟席。
留恋畅叙,水竹依然,会稽山阴,都是陈迹。
暮春天、西风换却,六朝烟树剩寒碧。
良会定须名士笔。
事往如梦,还问我辈登临,后人怀想,可如今日。
山净云空,正爽籁吹凉,送了蝉翼。
石磴张琴,笋舆携酒,高秋最宜游历。醉红绚壁。
茂林已带胭脂色。待曳履。寻取、晋时觞咏旧吟席。
留恋畅叙,水竹依然,会稽山阴,都是陈迹。
暮春天、西风换却,六朝烟树剩寒碧。
良会定须名士笔。
事往如梦,还问我辈登临,后人怀想,可如今日。
这首清代黄燮清的《秋霁·题丁蓝叔茂才文尉兰亭秋禊图》描绘了一幅秋雨初晴后的山水画卷。首句“山净云空”展现了雨后清新明亮的山景,凉风吹过,蝉声消歇,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接着,“石磴张琴,笋舆携酒”描绘了游人乘着竹制小车,带着美酒,享受高秋时节的游历乐趣。
诗人醉眼所见,满眼红叶如画,仿佛墙壁都被醉人的色彩晕染。“茂林已带胭脂色”形象地写出秋意渐浓的景色。他欲循古迹,寻找晋代文人雅集的场所,表达对先贤风雅的向往和敬仰。
“水竹依然,会稽山阴”提及历史遗迹,暗示时光流转,物是人非。随着季节更迭,六朝的繁华已成过往,只剩下寒碧的秋色。“暮春天、西风换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变迁感。诗人感慨,这样的美景和盛会,只能由名士用笔墨记录,而今人事已非,后人只能通过这些文字追忆。
最后,诗人以“事往如梦”总结,感叹岁月如梦,自己与友人在登临之际,不禁思考后人是否会像他们一样,怀念今日的景象。整首诗借景抒怀,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神皇昔日嘉耆旧,半若齐贤贻厥后。
一时丰草与长林,石以枕兮流以漱。
悠哉枕漱亦主恩,九阍曷报咸思扣。
鼎湖遗诏勤访落,及出东山何所作。
白阳先生名世俦,岱宗珊珊灵气托。
清任和兼到大卿,苦心不是博功名。
司农丰镐便吏隐,署前山茜复江清。
犹嫌未若泰山下,七十二泉泉上耕。
忠勤久荷今皇鉴,岂有功成令缺陷。
朝拜乞骸夕拜归,谁谓先生易拂衣。
今皇善法神皇意,体大臣宜贵得微。
圣世留余藉元老,莫作寻常视钓矶。
白驹空谷弗草草,巳卜东山出迟早。
吁嗟乎二疏之行重千古,立朝少见存遗吐。
先生行矣有留者,中外纪勋犹可数。
留计疏草特一斑,欲识先生考其语。
《江上老渔行为赠大司农白阳毕老年丈请告荣归》【明·方一元】神皇昔日嘉耆旧,半若齐贤贻厥后。一时丰草与长林,石以枕兮流以漱。悠哉枕漱亦主恩,九阍曷报咸思扣。鼎湖遗诏勤访落,及出东山何所作。白阳先生名世俦,岱宗珊珊灵气托。清任和兼到大卿,苦心不是博功名。司农丰镐便吏隐,署前山茜复江清。犹嫌未若泰山下,七十二泉泉上耕。忠勤久荷今皇鉴,岂有功成令缺陷。朝拜乞骸夕拜归,谁谓先生易拂衣。今皇善法神皇意,体大臣宜贵得微。圣世留余藉元老,莫作寻常视钓矶。白驹空谷弗草草,巳卜东山出迟早。吁嗟乎二疏之行重千古,立朝少见存遗吐。先生行矣有留者,中外纪勋犹可数。留计疏草特一斑,欲识先生考其语。
https://shici.929r.com/shici/u5WcbJAwJ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