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是看云地,云归人不归。
亭边霜叶下,门外野禽飞。
落照无今昔,清琴失是非。
空余七弦在,长自挂罗帏。
犹是看云地,云归人不归。
亭边霜叶下,门外野禽飞。
落照无今昔,清琴失是非。
空余七弦在,长自挂罗帏。
这首清代诗人姚元之所作的《过怀云麾故园有感》描绘了一幅怀旧而寂寥的画面。首句“犹是看云地”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曾经的观云之地如今依旧,但人事已非。次句“云归人不归”则蕴含着深深的离愁,云彩归来,而诗人自己却未能如愿回归故园。
接下来,“亭边霜叶下”描绘了秋意渐浓,亭边的霜叶飘落,显出时光的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门外野禽飞”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门外的鸟儿自由飞翔,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落照无今昔”表达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思考,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夕阳西下,都同样带给人无尽的思绪。“清琴失是非”借用清琴来寄托情感,琴声不再分辨是非,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超脱或无奈。
最后两句“空余七弦在,长自挂罗帏”直抒胸臆,琴虽在,但演奏者已离去,只剩下空荡的琴弦和挂起的罗帏,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清幽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羌笛落花天,办香鞯两两,愁人归去。
连夜梦魂飞,飞不到、天堑东头烟树。
空邮古戍,一灯败壁然诗句。
不信黄尘消不尽,摘粉搓脂情绪。
登车切莫回头,怕回头还见,高城尺五。
城里正端阳,香车过、多少青红儿女。吟情太苦。
归来未算年华误。
一剑还君君莫问,换了江关词赋。
嚼曲含香,吹笙聘月,华年心绪愔愔。
十二重帘,重重阁住春阴。
花魂蝶梦飞难度,倩何人、料理幽襟。
问春人,知否园亭,啼遍流莺。
生愁一点朝云散,把青梅细数,红豆闲吟。
尚怯馀寒,争教负了香衾。
痴鬟不放熏篝稳,坠猩红、半幅吴绫。
启湘屏,多病心情,忘系花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