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风波滚滚来,钓丝收捲放歌回。
沽鱼买醉垂杨下,一枕南薰扫石台。
满目风波滚滚来,钓丝收捲放歌回。
沽鱼买醉垂杨下,一枕南薰扫石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渔人生活画卷。首句“满目风波滚滚来”,以“风波”二字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江面波涛汹涌的景象,预示着渔人生活的艰辛与挑战。接着,“钓丝收捲放歌回”,描绘了渔人在忙碌了一天后,收起钓丝,唱着歌返回的画面,既表现了渔人的乐观精神,也透露出他们对劳动成果的满足感。
“沽鱼买醉垂杨下”,进一步展示了渔人的生活状态。在垂柳之下,他们用所捕之鱼换得酒,享受片刻的欢愉。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渔人生活的朴素与简朴,也流露出他们在艰苦生活中寻找快乐的智慧和韧性。
最后一句“一枕南薰扫石台”,以“南薰”象征温暖和煦的风,暗示渔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他们躺在石台上,享受着微风带来的舒适,仿佛所有的辛劳都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和解脱。整个画面温馨而宁静,充满了生活的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人劳作与休闲的场景,以及他们面对生活挑战时的乐观态度和对简单幸福的追求,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誇独秀。动把春光泄漏。谁道江南无所有。
一枝先入手。须是日将月就。那在风飘雨骤。
直待豆秸灰落后。初尝山店酒。
烟柳绿阴底,祖席国门东。
旧时沙上鸥鹭,此地别鹓鸿。
几载备员苟禄,一日分符剖竹,谁道不遭逢。
回望九重阙,高出五云中。重殷勤,深眷恋,谢诸公。
佳篇继之以酒,情与礼俱通。
渺渺松江烟水,斗郡若无多事,其孰可相从。
杖屦放鹤叟,蓑笠钓鱼翁。
买陂塘旋栽杨柳,山中道士家务。
丰年城市秋偏好,又近重阳风雨。兰泛渚。
虽信美江山,不似吾双屿。孙儿学语。
说桑梓光阴,松筠节操,岁岁有欢趣。沙堤路。
身退功成天许。非熊梦断占吕。
但教阶下人如谢,解道春池新句。尊有醑。
更不说、传家事业光吾谱。衣冠尚古。
有双桧亭台,万荷池沼,安我邵平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