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塞上曲七首·其四》
《古塞上曲七首·其四》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久雨始无尘,边声四散闻。

浸河荒寨柱,吹角白头军。战马龁?草,乌鸢识阵云。

征人心力尽,枯骨更遭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后的荒凉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后废墟与士兵凄惨的心境。

"久雨始无尘"一句,以久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平静,但这平静并未带来尘埃的清洗,而是另有所指。接下来的"边声四散闻"则表明战事频传,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显示出战争的普遍性和紧迫感。

"浸河荒寨柱"中的"浸河"可能是指一条被战火破坏了的河流,而"荒寨柱"则形象地描绘出被战争毁坏的边塞。紧接着"吹角白头军"中,"吹角"显示出战争的号角声响,而"白头军"则是对老兵们的一种哀婉描写,他们在战火中已显得苍苍白发。

"战马龁?草"一句,以战马为喻,表现了战争带来的荒凉和生命的凋零。"?草"可能指的是野草,这里象征着生长与毁灭的轮回。而"乌鸢识阵云"则通过乌鸢(一种鹰类鸟)识别战场上的阴霾之云,来暗示战争的残酷和无处不在的死亡气息。

最后两句"征人心力尽,枯骨更遭焚"极其沉痛地表达了士兵们的心力耗尽,以及战争带来的毁灭性破坏。"枯骨"象征着生命的消亡,而"更遭焚"则显示出连死者也未能得到安宁,反被焚烧,这是对人性的极大羞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战争后果的描绘,展示了战争所带来的毁灭性影响以及士兵们的心灵创伤。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晴日登盍簪楼用海屿韵纪兴·其三

倚栏犹自北风寒,忽忆皇都旧跨鞍。

僻地且便新作业,有人来劝强为官。

诗篇一一从头和,奥灶纷纷冷眼看。

种竹南园方十亩,龙孙迟尔长千竿。

(0)

入三里同吴州守王县尹观凤化城二首·其二

夕阳车马到林邱,环眺荒城起远愁。

人在右江仍入洞,节逢端午失操舟。

山风次第吹云散,涧水当门带月流。

浴罢童冠三两辈,细听榕下纳凉讴。

(0)

新春再和韵杂兴·其十一

明志宜蔬食,便身祇布袍。

从奢难入俭,自下可升高。

渥产多龙种,瀛洲有凤毛。

后生基搆重,承绪属英豪。

(0)

再游青莲洞·其二

谁说三天界,人间不可通。

桥从乌鹊渡,洞是广寒宫。

听奏霓裳曲,坐当阊阖风。

新诗多逸态,为篆玉霄中。

(0)

区见泉表弟新居寄贺四首·其一

积善委馀庆,门闾瑞气浮。

竹苞高数仞,瓜瓞定千秋。

屋有公卿种,世为清白流。

诗歌兼颂祷,何日共沧洲。

(0)

用韵奉答郭西桥·其二

元冬已改仲,丹树故凝秋。

暖日千林静,寒烟一抹浮。

赤藤来旧伴,斑竹转新讴。

细细清声度,孤栖消远忧。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