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鳙溪四景为汪刑部希颜作·其三斗潭浸月》
《鳙溪四景为汪刑部希颜作·其三斗潭浸月》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最爱碧沙潭上坐,几看凉月可怜宵。

山中草树秋萧瑟,水底鱼龙夜寂寥。

素女不眠愁把镜,鲛人无语卧吹箫。

谪仙醉醒归何处,石上孤魂倘见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碧沙潭边静坐赏月的深深喜爱,以及对潭中景色的细腻观察。首句“最爱碧沙潭上坐”,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景致的喜爱之情。接着,“几看凉月可怜宵”一句,通过“几看”和“可怜宵”的使用,不仅展现了诗人长时间在此赏月的情景,也赋予了夜晚月色以情感色彩,仿佛月亮也在陪伴着诗人度过这美好的夜晚。

接下来的“山中草树秋萧瑟,水底鱼龙夜寂寥”两句,通过对比山中与水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山中的草木在秋天显得萧瑟,而水底的鱼龙则在夜晚显得格外寂静,这种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素女不眠愁把镜,鲛人无语卧吹箫”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将诗人的情感投射到传说中的角色身上。素女(月亮女神)因无法入眠而愁绪满腹,鲛人(海中生物)则静静地卧着吹奏着箫,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的意境,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

最后,“谪仙醉醒归何处,石上孤魂倘见招”两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远之处。这里借用“谪仙”(被贬谪的仙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同时,“石上孤魂倘见招”一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某种超然境界的追求,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碧沙潭边月夜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神话传说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祝司马春塘表兄六十生日四首·其一

万树流霞媚小春,甲周初度遇良辰。

齐眉举案年偕老,七子称觞庆六旬。

仙客山前开寿域,锦帆泾上宴嘉宾。

拒霜恰放芙蓉蕊,红映金萱绿映椿。

(0)

重九登胶山有感二首·其一

佳节今犹昔,登高兴不侔。

西林望孤屿,景榭剩荒邱。

风发空山籁,霜林古树秋。

相携过松步,野菊径中幽。

(0)

张宗苍苍松红树

苍松不共霜桕红,寒泉割壁垂云空。

高人箕踞对清昼,静会悠然尔我同。

(0)

咏画笋·其一

望星犀角形寓,惊雷象齿文生。

莫讶嶷嶷寸许,琅玕拔地云横。

(0)

望江南·其二寓居润州银山,慨然慕山居之乐,偶占数阕

山居好,景色最新奇。

引客行春杨柳绿,催人耕雨鹧鸪啼。载酒最相宜。

(0)

桃源忆故人.月下

峭寒着意侵衣袖。香饼烟消金兽。坐到更深时候。

明月明如昼。鱼沉雁杳人难觏。赢得双眉常皱。

枉自擎杯在手。别恨浓于酒。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