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今犹昔,登高兴不侔。
西林望孤屿,景榭剩荒邱。
风发空山籁,霜林古树秋。
相携过松步,野菊径中幽。
佳节今犹昔,登高兴不侔。
西林望孤屿,景榭剩荒邱。
风发空山籁,霜林古树秋。
相携过松步,野菊径中幽。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佳节今犹昔”,点明了节日的延续性,无论时间如何变迁,佳节依旧如故,流露出一种对传统节日的深情厚谊。接着,“登高兴不侔”表达了作者登高时的喜悦之情,这种喜悦难以言表,暗示了景色的壮丽或内心的满足。
“西林望孤屿,景榭剩荒邱。”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远处的孤岛与近处的废弃亭台,形成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风发空山籁,霜林古树秋。”风吹过空旷的山间,带来了秋日的声响;霜覆盖的树林中,古树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秋季山林的宁静与深邃,以及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时间的流逝。
“相携过松步,野菊径中幽。”最后两句描述了作者与同伴一同走过松林小径,途中还发现了野菊花点缀其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