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涳濛色,平生水石心。
天空云出岫,山静鸟依林。
远近神俱往,登临兴转深。
无弦志有在,终古待知音。
一片涳濛色,平生水石心。
天空云出岫,山静鸟依林。
远近神俱往,登临兴转深。
无弦志有在,终古待知音。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之美。首句“一片涳濛色”,描绘了朦胧的景象,仿佛是水墨画中淡淡的烟雾,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平生水石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向往,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天空云出岫,山静鸟依林”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宁静。云从山间飘过,山林中的鸟儿悠然自得,一动一静之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远近神俱往,登临兴转深”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无论是神灵还是凡人,都在这山水之间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诗人通过“登临”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沉醉,同时也暗示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无弦志有在,终古待知音”两句,表达了诗人虽不直接言志,但内心深处的情感却如同琴弦一般,即使无人倾听,也依然存在。这不仅是对自我情感的坚守,也是对真正理解与共鸣的渴望。诗人期待着能够遇到那个懂得欣赏这份宁静与深邃的人,共同分享这份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真挚情感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指极分南北,观澜混浊清。
荡胸金饼上,觌面玉绳横。
洲渚千沤发,风云一噫生。
神山端可往,九万作宽程。
十年海南州,世味尝欲偏。
昔为担板痴,今作绕指转。
谁能濯我缨,人欲唾其面。
故人千里来,高义动兴眷。
问答不及已。
惊我神发变。
功名眼中花,日月弦上箭。
公今已超然,富贵非所愿。
南游访知识,气习要自炼。
授我不死术,老骨傥可健。
是身走空雷,当作如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