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宇云屯火,清江浪沸汤。
苍生呼涸辙,赤帝转骄阳。
金石将焦铄,风沙屡作狂。
儿童纷拜舞,何不学商羊。
旷宇云屯火,清江浪沸汤。
苍生呼涸辙,赤帝转骄阳。
金石将焦铄,风沙屡作狂。
儿童纷拜舞,何不学商羊。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六月间的一场严重干旱,以及人们在极度困难下的祈祷与期盼。首句“旷宇云屯火”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天空中仿佛聚集着熊熊火焰的乌云,暗示了天气的异常炎热和干燥。接着,“清江浪沸汤”一句,通过对比清江的波涛与沸腾的热水,进一步强调了干旱对水资源的影响,使得原本清澈的江水也变得如同滚烫的开水。
“苍生呼涸辙”中的“涸辙”源自庄子的寓言,比喻陷入绝境的人们大声呼救,生动地表现了百姓在干旱面前的无助与渴望。紧接着,“赤帝转骄阳”则以神话色彩,描述了人们对于能够带来雨水的神灵——赤帝(传说中的太阳神)的祈求,希望他能转变炎热的太阳为带来甘霖的雨天。
“金石将焦铄,风沙屡作狂”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反应,进一步渲染了干旱的严重程度。金石在烈日下被烤得发烫,风沙肆虐,无处不在,这些都象征着大自然的愤怒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最后,“儿童纷拜舞,何不学商羊”表达了孩子们在干旱中通过模仿古代传说中能够召唤降雨的商羊舞来祈雨的行为,既体现了他们天真无邪的信仰,也反映了人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与尝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在面对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苦难与抗争,以及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依赖。
眇躬临亿兆,兢业凛渊深。
先哲羹墙见,前徽手泽寻。
弛张遵祖训,赏罚顺天心。
庶绩勤宵旰,微几慎影衾。
卫诗防湎酒,夏训戒从禽。
每喜亲耕稼,长怀劝织纴。
菽葵村落圃,桑柘水边林。
民乃邦之本,诚为帝所歆。
三冬盈瑞雪,九有遍甘霖。
岁稔田家乐,河清渔父吟。
群英襄治理,列士献规箴。
勉咏南薰曲,多惭继舜琴。
蜀地气暖无寒冰,连山积雪更未曾。
每忆吾乡三冬节,峰岚满眼玉崚嶒。
一官到此已三载,草木青青寒不改。
纵然微雪亦旋消,那见花飞六出彩。
今年栗烈北风吼,夜雨潇潇檐溜走。
梦回乍疑纸窗明,开门雪片大如手。
无乃天公戏,知是玉龙斗。
柳絮拟最工,撒盐句真陋。
琼贝积已多,琅玕压欲仆。
访戴愧无船,起袁惭未候。
东岭西岭青松失,千峰万峰玉笋出。
三白腊前兆丰年,拍手农人笑语溢。
我亦对之喜洋洋,连云宿麦拟仓箱。
时和岁稔讼自息,庭前草长罗可张。
地炉榾柮火通红,酒酣耳热气更雄。
安得快马高缠鬃,手挽六石霹雳弓。
杀伐狐兔无留踪,归来满马誇吾翁。
嗟予家世本辽东,对此茫茫意何穷。
《予至西充三岁矣初见大雪喜为长歌》【清·常纪】蜀地气暖无寒冰,连山积雪更未曾。每忆吾乡三冬节,峰岚满眼玉崚嶒。一官到此已三载,草木青青寒不改。纵然微雪亦旋消,那见花飞六出彩。今年栗烈北风吼,夜雨潇潇檐溜走。梦回乍疑纸窗明,开门雪片大如手。无乃天公戏,知是玉龙斗。柳絮拟最工,撒盐句真陋。琼贝积已多,琅玕压欲仆。访戴愧无船,起袁惭未候。东岭西岭青松失,千峰万峰玉笋出。三白腊前兆丰年,拍手农人笑语溢。我亦对之喜洋洋,连云宿麦拟仓箱。时和岁稔讼自息,庭前草长罗可张。地炉榾柮火通红,酒酣耳热气更雄。安得快马高缠鬃,手挽六石霹雳弓。杀伐狐兔无留踪,归来满马誇吾翁。嗟予家世本辽东,对此茫茫意何穷。
https://shici.929r.com/shici/YGVj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