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终献兮诚弥笃,神宴娱兮光耀烛。
宥甾青兮降厘禄,柄予夺兮梮祸福。
失恒道兮殃品物,陵为波兮川为陆。
稼不登兮人不育,苦垫溺兮慉怨讟。
神兮神兮尔之辱。
爵终献兮诚弥笃,神宴娱兮光耀烛。
宥甾青兮降厘禄,柄予夺兮梮祸福。
失恒道兮殃品物,陵为波兮川为陆。
稼不登兮人不育,苦垫溺兮慉怨讟。
神兮神兮尔之辱。
这首诗是明代岳正所作的《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其六)终献》。诗人以祭祀海神的仪式为背景,表达了对神灵的虔诚和祈求。"爵终献兮诚弥笃",描述了祭祀结束时的敬意深厚;"神宴娱兮光耀烛",形象地描绘了神灵享受祭祀的欢乐场景,烛光闪烁,气氛庄重。接下来,诗人祈求神明赐予恩惠,"宥甾青兮降厘禄,柄予夺兮梮祸福",希望神灵能决定人们的福祉与灾祸。
然而,如果失去恒常之道,将会带来灾难,"失恒道兮殃品物",意味着违背自然规律将导致万物受苦。"陵为波兮川为陆",运用夸张手法,形容严重的后果,如山川倒置。接着,诗人忧虑农业生产受影响,"稼不登兮人不育",百姓生活困苦,"苦垫溺兮慉怨讟",人们因困苦而产生怨言。
最后,诗人直接向神呼唤,"神兮神兮尔之辱",表达出对神明的责问和哀求,希望神明能怜悯众生,解除苦难。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对神权与人间福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