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水山佛迹岩行速不果到次东坡韵》
《白水山佛迹岩行速不果到次东坡韵》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罗山与浮山,对峙蹲两股。

有如垂天鹏,决起初振羽。

兹山乃东麓,秀若芙蓉吐。

谽谺岩洞开,地裂娲不补。

何人履石上,修趾映玄乳。

当时巨灵氏,擘华不用斧。

蹈躟意未已,遗拇到南土。

连山乃浮来,海若助掀舞。

强称金仙人,谁见来接武。

坳洼踰镌鎞,缕脉分踵拇。

何尝藉青莲,长此濯白雨。

颇疑秦汉间,方士恣飘鼓。

凿成巨人迹,聊示神仙府。

祖龙茂林翁,雄毅犹猛虎。

一为异端惑,种种受欺侮。

我为江海行,风雨齐万弩。

馀生屡涉险,何异孤注赌。

已从罗浮游,胜境敢多取。

天公本无私,尤物随意主。

阔视天壤中,沧洲乃吾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白水山佛迹岩的壮丽景色和历史传说,充满了想象与哲思。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神话故事相结合,展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历史的追忆。

首先,诗的开头部分通过“罗山与浮山,对峙蹲两股”描绘了山峦的雄伟景象,仿佛是两只巨大的鹏鸟,准备振翅高飞。接着,“兹山乃东麓,秀若芙蓉吐”则将视线转向白水山,比喻其如同含苞待放的芙蓉,展现出山峰的秀丽与生机。

“谽谺岩洞开,地裂娲不补”一句,运用了神话中的女娲补天的典故,暗示了山体的奇特与不凡。接下来,“何人履石上,修趾映玄乳”描述了某人在岩石上的足迹,与天空中的星辰相映成趣,增添了神秘色彩。

“当时巨灵氏,擘华不用斧”提到古代神话中的巨灵神,他以力量而非工具改变世界,象征着自然力量的伟大。而“蹈躟意未已,遗拇到南土”则暗示了这种力量的持续影响,甚至跨越了地理界限。

“连山乃浮来,海若助掀舞”进一步描绘了山川的动态之美,仿佛是海神在帮助它们起伏翻腾。随后,“强称金仙人,谁见来接武”则引入了佛教元素,表达了对神圣力量的崇敬。

“坳洼踰镌鎞,缕脉分踵拇”描述了岩石的复杂纹理,仿佛是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而“何尝藉青莲,长此濯白雨”则通过莲花与雨水的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纯净与永恒。

最后,“颇疑秦汉间,方士恣飘鼓”提到了古代的方士,他们追求长生不老,暗示了人类对自然与生命的探索。同时,“凿成巨人迹,聊示神仙府”表达了对这些传说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还蕴含了对历史、宗教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张牧迁淮相国与诸君会饯山园感赠四绝·其四

弇山堂北四株棠,梦雨离云欲断肠。

却道异时无剪伐,飞花曾藉使君觞。

(0)

长夏无事避暑山园景事所会即成微吟得二十绝句·其七

流水高峰尽日闲,柴门风卷不成关。

主翁虽有无劳问,原与游人共此山。

(0)

题文待诏玄墓四景·其二

郁口坟前路欲迷,桃花骄杀武陵溪。

楼头一种看山眼,不见花残衬马蹄。

(0)

有感·其二

渐疏青州从事,颇倦子墨客卿。

心事栽松道者,门风泄柳先生。

(0)

得屠长卿慰辰玉悼亡六言六绝句和示辰玉·其四

勿学君家夷甫,驾言我辈钟情。

扫却世间情事,脚底莲花自生。

(0)

辟支塔

自参薄伽梵,悔作辟支佛。

舍利何足言,劫前一枯骨。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