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出宫女,当时传美政。
一日放三千,怨旷各遂性。
讵是尽遣去,掖庭乏承应。
料祗减其半,率已衔恩庆。
六千其居常,三千其仅剩。
不知大官庖,日膳何以供。
而今合三宫,五百备使令。
美政不能法,后世论姑听。
贞观出宫女,当时传美政。
一日放三千,怨旷各遂性。
讵是尽遣去,掖庭乏承应。
料祗减其半,率已衔恩庆。
六千其居常,三千其仅剩。
不知大官庖,日膳何以供。
而今合三宫,五百备使令。
美政不能法,后世论姑听。
此诗《读史效白居易体》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对比贞观年间和后世的宫女政策,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贞观出宫女,当时传美政”点明了贞观年间释放宫女的举措,被认为是仁政的体现。接着,“一日放三千,怨旷各遂性”描绘了释放三千宫女的情景,让她们各自得到解脱。然而,“讵是尽遣去,掖庭乏承应”指出并非所有宫女都被释放,留下的人手不足成为问题。接下来,“料祗减其半,率已衔恩庆”推测大约有一半宫女被释放,剩下的人都感激皇恩。
“六千其居常,三千其仅剩”对比贞观年间的宫女数量,强调了释放宫女后的变化。“不知大官庖,日膳何以供”提出疑问,宫女减少后,宫廷日常膳食如何供应?“而今合三宫,五百备使令”描述了后世合并宫室,仅剩下五百宫女的情况。
最后,“美政不能法,后世论姑听”总结道,贞观时期的仁政无法在后世复制,历史的评价留给后人去评判。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事件,反映了对权力、仁政与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咄咄复咄咄,北地多霜雪。
谁能路坦夷,骥足亦遭跌。
天地本不恶,凤翅乃尔折。
材大用则小,人巧已则拙。
问讯既不通,去就当早决。
虽阨阮籍途,难断张仪舌。
木天宜晚开,紫薇迟后发。
会有溧水公,荐书来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