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在何许,驱车故城东。
壮游值佳月,高怀激清风。
深知孟万年,独有柴桑翁。
至今佳传香,索之迷芳丛。
龙山在何许,驱车故城东。
壮游值佳月,高怀激清风。
深知孟万年,独有柴桑翁。
至今佳传香,索之迷芳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蒲寿宬所作,标题为《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其三)》。诗中,诗人表达了对龙山的向往和对故城东的探访,正值明月当空,高洁的情怀被清风激发。诗人将自己与历史人物孟万年和柴桑翁相提并论,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最后,诗人提到孟万年的佳话至今仍被人追寻,而自己也在寻找类似的美好传说,仿佛迷失在芬芳的丛中。
整体来看,此诗以游历山水为背景,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自我追求的抒发,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的特点。
画楼三面空旷,练净沙洁。
万树媚红怨碧,带缕缕情丝,闲处萦结。
莺程燕路,薄暝生烟芳草滑。
看落照、碎作黄尘,乱山蒸翠雨初绝。
才过了、元宵一月。渐逼近、春分时节。
一半韶光送却,早一半离愁,做弄华发。
凭高望远,心与江流应九折。
拍垂杨、又飞絮,重赋天涯别。
疏雨湿蝉衣,绕池塘、数里藕花开遍。
双桨破烟痕,垂杨底、略有嫩风勾绾。
篷窗试启,冷香如梦浮清浅。
借得沧浪容一枕,卧听棹歌声远。
最怜那日西湖,记招蝶、盟鸥段家桥畔。
凉约美人寻,花阴动、秋在湘裙罗扇。
轻盈易别,采芳空寄瑶琴怨。
输与鸳鸯三十六,长是水云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