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游方僧》
《送游方僧》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风初动雪初晴,锡杖今朝出化城。

万里云天孤鹤影,满林烟树乱莺声。

禅心客路随流水,古院荒山闭月明。

自是空门无定迹,河桥此别漫关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清晨,雪后初晴的景象,诗人以“春风初动”和“雪初晴”开篇,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锡杖今朝出化城”一句,点明主题,暗示僧人即将启程,前往远方的寺庙修行。

“万里云天孤鹤影,满林烟树乱莺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孤鹤影”与“乱莺声”的描绘,展现出广阔天地间僧人孤独而自由的形象,以及自然界的生机勃勃。鹤象征着高洁与超脱,莺则代表了春天的活力与喜悦,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禅心客路随流水,古院荒山闭月明”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僧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巧妙结合,禅心如同随波逐流,不受外界干扰,即使是在荒山古院中,也能在月光下找到内心的宁静。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僧人修行的坚定与超然,也寄托了诗人对僧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最后,“自是空门无定迹,河桥此别漫关情”表达了对僧人离别的感慨。空门象征佛教修行之路,无定迹意味着修行之路的不确定性和探索性。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僧人旅程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别绪,但这种情感被对僧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敬意所稀释,显得更为深沉而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僧人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精神内涵,以及诗人对僧人旅途的深切关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立秋渡黄河

灵槎万里挟长风,浩荡何源不可穷。

一脉混黄余太古,百川宗派亘天中。

云开岱色经秋碧,雨助涛声入夜雄。

径画乾坤限南北,乡关消息托宾鸿。

(0)

感怀·其二

振策鸡栖倦,谈经马厩开。

不知何事乐,偏向此中来。

枚子飞书笔,宾王作奏才。

古今远相望,风雨满蒿莱。

(0)

淀山烈女亭银杏树歌

槎丫老树高参天,行人道左足不前。

八角荒亭映斜日,四山列障团寒烟。

啼鸟声声语何苦,生年偏值单门户。

蓦地风波欲断魂,要将一死传千古。

姓氏邻家戒莫谈,灵风拂拂余香龛。

祇剩秋来几株树,纷纷黄叶盈茅庵。

山亭突兀半椽倒,剔苏扪碑字完好。

冢畔原生连理枝,墙阴莫问西邻枣。

女有灵时树不枯,女所瘗处山不孤。

踪迹流芳鲜绰楔,表扬实事传江湖。

树本生苔篱插槿,似同处士含孤愤。

佳果真羞产白衣,新装奚必调红粉。

朅来山麓作清游,十景流传一一搜。

默对灵脩诉刚直,朔风狂欲号松楸。

此树生成忘岁月,余杯酹罢拂衣出。

闻道青溪有小姑,云车风马无相失。

(0)

杨郎山夜泊即事

云阵欲东下,急风争向南。

精灵战雷电,鲛鳄拔秋潭。

断港群舟拜,中流大浪酣。

艰虞更留滞,水宿况真谙。

(0)

咏古三首和陶.荆轲

车驱不复顾,入此虎狼嬴。

衣冠白如雪,千里送荆卿。

酒杯浇热血,努力在兹行。

头颅为公掷,仰天笑绝缨。

平生重意气,不尔胡豪英。

击筑动天地,志已无秦声。

田先生既死,樊将军何在。

肝胆舞阳裂,魂魄祖龙惊。

剑术虽未讲,烈士固徇名。

美人惜菹醢,骏马空前庭。

时危任刺客,才岂当千城。

咸阳楚人火,西风汉家营。

天意固有在,人事奚由成。

故交屠狗辈,痛饮难为情。

(0)

晓鸦

铜龙鱼钥正攒更,宫树眠鸦警梦清。

彩仗千官穿队影,画楼双镜晓寒声。

传头封事虚西府,逋尾闲歌听上城。

牢落一翁杨柳畔,含情阵阵看纵横。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