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折枝桃花》
《题折枝桃花》全文
明 / 文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折得桃花拂袖香,美人含笑立东墙。

无言亦自成蹊径,解语争教不断肠。

(0)
鉴赏

此诗《题折枝桃花》由明代诗人文彭所作,通过对折枝桃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女性形象的温柔刻画。

首句“折得桃花拂袖香”,以“折得”二字开篇,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轻手轻脚地折取了一枝桃花,其动作之轻柔,仿佛生怕惊扰了花儿的宁静。而“拂袖香”则进一步渲染了桃花的香气,随着主人公的动作,那淡淡的花香飘散开来,充满了诗情画意。

次句“美人含笑立东墙”,将桃花与“美人”巧妙结合,赋予了桃花以生命,使之成为了一位含笑站立于东墙边的女子形象。这里的“美人”不仅指真实的女性,也暗喻了桃花本身,通过这一比喻,诗人将自然之美与女性之美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感。

后两句“无言亦自成蹊径,解语争教不断肠”,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无言亦自成蹊径”借桃花无声却能引人驻足观赏,暗示了自然之美无需言语就能打动人心,如同一条无形的路径,引领人们走向心灵深处的感悟。后一句“解语争教不断肠”则表达了桃花仿佛能理解人的心意,给人带来情感上的慰藉,使得人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扰时,能够找到一丝解脱和安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折枝桃花的美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又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文彭
朝代:明

(1498—1573)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国子先生。文徵明长子。明经廷试第一,授秀水训导,官国子监博士。工书画,尤精篆刻。能诗,有《博士诗集》。
猜你喜欢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太乙连太白,两山知几重。
路盘石门窄,匹马行才通。
日西倒山寺,林下逢支公。
昨夜山北时,星星闻此钟。
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
箫声不可闻,此地留遗踪。
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
乱流争迅湍,喷薄如雷风。
夜来闻清磬,月出苍山空。
空山满清光,水树相玲珑。
回廊映密竹,秋殿隐深松。
灯影落前谿,夜宿水声中。
爱兹林峦好,结宇向谿东。
相识唯山僧,邻家一钓翁。
林晚栗初拆,枝寒梨已红。
物幽兴易惬,事胜趣弥浓。
愿谢区中缘,永依金入宫。
寄报乘辇客,簪裾尔何容。

(0)

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

词赋满书囊,胡为在战场。
行间脱宝剑,邑里挂铜章。
马疾飞千里,凫飞向五凉。
遥知竹林下,星使对星郎。

(0)

终南东谿中作

谿水碧于草,潺潺花底流。
沙平堪濯足,石浅不胜舟。
洗药朝与暮,钓鱼春复秋。
兴来从所适,还欲向沧洲。

(0)

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回风度雨渭城西,细草新花踏作泥。
秦女峰头雪未尽,胡公陂上日初低。
愁窥白发羞微禄,悔别青山忆旧谿。
闻道辋川多胜事,玉壶春酒正堪携。

(0)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

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
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
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
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

(0)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

昨夜云际宿,旦从西峰回。
不见林中僧,微雨潭上来。
诸峰皆青翠,秦岭独不开。
石鼓有时鸣,秦王安在哉。
东南云开处,突兀猕猴台。
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
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
北瞻长安道,日夕生尘埃。
若访张仲蔚,衡门满蒿莱。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