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诗书早岁勤,而今掩卷养天真。
政须无语参摩诘,底用清谈学晋人。
兀兀诗书早岁勤,而今掩卷养天真。
政须无语参摩诘,底用清谈学晋人。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邓深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于书籍和学问态度的转变。开篇"兀兀诗书早岁勤"表明诗人年轻时曾经非常勤奋地研读诗书,可见其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而"而今掩卷养天真"则显示出诗人的心境变化,到了现在,诗人选择放下繁重的学业,去追求一种更为自然、纯净的心灵状态。
接下来的"政须无语参摩诘"一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政治生活中的沉默态度,不再过于参与或讨论复杂的政治问题。最后一句"底用清谈学晋人"则是说即便是闲聊,也只是模仿古代晋人的风格,而不去深究。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从积极进取到内心宁静,再到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转变,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
善泅不如稳乘舟,善骑不如谨持辔。
妙于服食不如寡欲,工于揣摩不如省事。
在天有命谁得逃,在我无求直差易。
散人家风脱纠缠,烟蓑雨笠全其天。
莼丝老尽归不得,但坐长饥须俸钱。
此身不堪阿堵役,宁待秋风始投檄。
山林聊复取熊掌,仕宦真当弃鸡肋。
锦城小憩不淹迟,即是轻舠下硖时。
那用更为麟阁梦,从今正有鹿门期。
久坐意不怿,掩卷聊出游。
一筇吾事足,安用车与驺。
浮生了无根,两踵蹋百州。
常忆航巨海,银山卷涛头。
一日新雨霁,微茫见流求。
西行亦足快,纵猎南山秋。
腾身刺猛虎,至今血溅裘。
命薄每自笑,校尉略已侯。
短剑隐市尘,浩歌醉江楼。
颇疑屠博中,可与共奇谋。
丈夫等一死,灭贼报国雠。
徙倚万里桥,寒日堕前洲。
我行无所诣,悠扬信舴艋。
爱此绿树村,舍棹度小岭。
路穷忽披豁,恍然得异境。
苍玉立万峰,清镜渺千顷。
更为西南行,聊破春昼永。
遥看秀邃处,疑足事幽屏。
一崦果可人,奇石插碧井。
锵鸣若环佩,其味复甘冷。
徘徊不忍去,照我须鬓影。
须臾日穿林,井面光炯炯。
古今胜绝意,正用一笑领。
安得绝世喧,于兹慕箕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