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步蹊径,日落林已昏。
既陟高冈巅,复寻古洞门。
岩空缺题咏,室静漱泉源。
飞湍悬小瀑,白云映华轩。
月出山始白,琼觞盈金尊。
彷忽方员上,羽鹤相翩翻。
宝刹争依恋,万法宁独尊。
沧桑有迁变,至此乃长存。
寻幽步蹊径,日落林已昏。
既陟高冈巅,复寻古洞门。
岩空缺题咏,室静漱泉源。
飞湍悬小瀑,白云映华轩。
月出山始白,琼觞盈金尊。
彷忽方员上,羽鹤相翩翻。
宝刹争依恋,万法宁独尊。
沧桑有迁变,至此乃长存。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深入自然的探索之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日落黄昏到月夜星辰的自然景观变化,以及在幽静环境中所感受到的超脱与宁静。
首句“寻幽步蹊径”,点明了探寻自然之美的旅程开始。接着,“日落林已昏”描绘了黄昏时分,森林被夕阳染成一片昏暗的景象。随后,“既陟高冈巅,复寻古洞门”则展示了诗人不畏艰难,攀登至高处,又深入古老洞穴的探险精神。
“岩空缺题咏,室静漱泉源”两句,通过“空缺题咏”的岩石和“静漱泉源”的室内环境,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深邃的氛围。接下来,“飞湍悬小瀑,白云映华轩”描绘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以及白云映照在华丽的楼阁上的画面,展现了自然与人工建筑和谐共存的美好。
“月出山始白,琼觞盈金尊”描绘了月光洒满山间,如同琼浆满溢的金杯,象征着清雅与高洁。最后,“彷忽方员上,羽鹤相翩翻”通过想象中的方寸之地与飞翔的仙鹤,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宝刹争依恋,万法宁独尊”则体现了对佛教圣地的敬仰与对宇宙万物平等的思考。“沧桑有迁变,至此乃长存”则总结了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变迁,强调了某些永恒价值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超脱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