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壶源僧舍三绝·其一》
《寓壶源僧舍三绝·其一》全文
宋 / 吴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风檐淅淅褪新青,书展残灯翳复明。

读罢离骚还独坐,此时此夜若为情。

(0)
注释
风檐:指屋檐下的风雨声。
淅淅:形容雨声或风声细碎。
褪新青:指雨后植物颜色变淡。
书展:打开书卷。
残灯:灯火微弱。
翳复明:灯光由暗转明。
离骚:古代楚辞中的名篇,这里代指古诗文。
独坐:独自坐着。
若为情:如何表达情感。
翻译
风檐下的檐角滴水声渐渐消失,灯光昏暗的书卷又重新明亮起来。
读完《离骚》后我独自坐着,此刻这夜晚该怎样表达我的心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儆的作品,名为《寓壶源僧舍三绝(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独自于风檐下读书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风檐淅淅褪新青" 这句描绘了风吹过屋檐,带来新鲜绿意的景象。"书展残灯翳复明" 则表达了诗人在昏黄的灯光下翻阅书籍,一边读一边将灯火重新点亮。这两句构成了一个安静且专注的夜晚阅读场景。

"读罢离骚还独坐" 这句话显示出诗人阅读完《离骚》之后依然独自一人坐在那里,未有起身之意。《离骚》是战国时期楚辞作者屈原所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著称,是一首表达爱国情怀与个人抱负的诗篇。

"此时此夜若为情" 这句话则透露出诗人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对过去某个时刻或某段情谊的回忆与思念。它也暗示了诗人希望将这种孤独的夜晚变成一种美好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寂静中寻找心灵寄托的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吴儆

吴儆
朝代:宋   字:恭父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jǐng)(1125~1183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猜你喜欢

送祐兄之仰山

仰山活业苦无多,畬片荒田种粟箩。

去与一锄翻到底,听渠叉手道如何。

(0)

送云卧接待庵主

云卧遗风仰正传,接人全在钁头边。

临机不用闲忉怛,自有春山蕨竖拳。

(0)

赵州问牛迹圆泽扣角政黄牛平田婆赞

这畜从来恶迹多,角尖头也解狂歌。

桥边白鹭擎拳听,急杀耕田臭老婆。

(0)

古柏

不识威音劫外春,错将西祖意瞒人。

纷纷多是寻枝叶,谁向枯桩透法身。

(0)

偈颂六十八首·其二十六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

不承言,不滞句,虾䗫跳上梵天,灯笼吞却露柱。

(0)

颂古四十四首·其三十七

凉风落木楚山秋,满树寒蝉噪不休。

红蓼白蘋开两岸,不知谁在钓鱼舟。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