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巷疏尘宇,空斋问隐沦。
应门两童子,拄杖一閒身。
下马见深意,焚鱼知久贫。
相看祗有笑,握手更何陈。
委巷疏尘宇,空斋问隐沦。
应门两童子,拄杖一閒身。
下马见深意,焚鱼知久贫。
相看祗有笑,握手更何陈。
这首明代诗人陈束的《过吴维隐居》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隐居画面。首句“委巷疏尘宇”写出了小巷深处房屋简朴,尘埃稀少,环境清静。接着,“空斋问隐沦”表达了诗人来访时对隐士的敬仰和寻访之意。
“应门两童子,拄杖一閒身”描绘了隐者的生活状态,门前有两个稚气未脱的童子照应门户,而隐者则悠闲地拄着拐杖,显示出他的淡泊与自在。下马的动作暗示了诗人对主人的尊重,同时也揭示了隐居生活的简朴。
“焚鱼知久贫”通过观察隐者烹煮食物——可能是鱼,推测他生活贫困但心境富足。最后两句“相看祗有笑,握手更何陈”,诗人与隐者相见,只有会心一笑,无需过多言语,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理解和默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隐逸生活的图景,赞美了隐者的高洁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意登何须高,一览万象足。
大江绕孤县,草木入汇澓。
东山走虬龙,出没献所伏。
晚晴天气正,新月映江渌。
徘徊数过舟,上下有迟速。
是时清霜初,木落粳稻熟。
平田见沟塍,荒野纵牛牧。
天时既已丰,世运或可复。
陋邦亦何为,巨镇今所独。
遥闻郅都鹰,郡邑所侧目。
西乡瞰官涂,亦或理逃屋。
苟安傥可期,未敢责深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