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关山迥暮愁,谁怜独梦警残篝?
大江水气凉当枕,秃树霜枝影在楼。
底许定心持定籁,难将閒迹侣閒鸥。
潜阴养晦真潦草,惨澹年华惜佩钩。
斜月关山迥暮愁,谁怜独梦警残篝?
大江水气凉当枕,秃树霜枝影在楼。
底许定心持定籁,难将閒迹侣閒鸥。
潜阴养晦真潦草,惨澹年华惜佩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美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孤独与思虑交织的情感世界。首句“斜月关山迥暮愁”,以斜挂天际的月亮和遥远的关山,勾勒出一种辽远而孤寂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接着,“谁怜独梦警残篝?”一句,表达了诗人独自入梦,梦醒时分,篝火已残,无人理解其孤独与忧愁的心情。
“大江水气凉当枕,秃树霜枝影在楼。”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与凄凉,大江上的水汽在夜风中显得格外清凉,仿佛成为诗人枕边的伴侣;而秃树上挂着霜枝,在楼阁中投下长长的影子,更添了几分萧瑟之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难以言喻的孤独与哀愁。
“底许定心持定籁,难将閒迹侣閒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一方面希望心灵能够保持平静,不受外界喧嚣的影响;另一方面,却难以找到可以相伴的闲鸥,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寻得知音的无奈与失落。
最后,“潜阴养晦真潦草,惨澹年华惜佩钩。”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自己如同在暗处潜行,隐藏着自己的真实面貌,生活显得潦草而无序。同时,对年华的流逝表达了深深的惋惜之情,佩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忧愁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欲晓霜气重不收,馀阴乘势相淹留。
化为大雾塞白昼,咫尺不辨人与牛。
群鸟啁啾满庭树,欲飞恐遭罗网囚。
四檐晻蔼下重幕,微风吹过冷自流。
窃思朝廷政无滥,未尝一日封五侯。
何为终朝不肯散,焉知其下无蚩尤。
思得壮士翻白日,光照万里销我之沈忧。
利害同根源,赏下有甘钩。
义门近横塘,兽口出通侯。
抚剑安所趋,蛮方未顺流。
蜀贼阻石城,吴寇冯龙舟。
二军多壮士,闻贼如见仇。
投身效知己,徒生心所羞。
鹰隼厉爪翼,耻与燕雀游。
成败在纵者,无令鸷鸟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