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羊别去几何春,尚有悬岩旧窟存。
左右莫知归穴路,高低惟见去蹄痕。
千寻飞瀑垂峰顶,一洞寒云锁石门。
好是月明群籁寂,几声閒答树头猿。
灵羊别去几何春,尚有悬岩旧窟存。
左右莫知归穴路,高低惟见去蹄痕。
千寻飞瀑垂峰顶,一洞寒云锁石门。
好是月明群籁寂,几声閒答树头猿。
这首诗名为《灵羊窟》,作者为宋代诗人黄非熊。诗中描绘了一幅深山古洞的景象,灵羊已经离去,春天的气息中仍留有它昔日栖息的痕迹。悬岩下的旧窟空荡无人,周围的人们不知其归途,只见高低处散落的蹄印记录着它的行踪。峰顶之上,瀑布如千寻长练垂直而下,洞口则被寒冷的云雾封锁,显得神秘而幽深。在明亮的月光下,万籁俱寂,唯有几声悠闲的猿啼回应着山间的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大自然与生灵和谐共处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