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多少愁魂。只隔着、青山一痕。
蘋叶横江春黯黯,人去潮生。迢迢落日长亭。
风吹起、杨花语莺。不是吴娘肠断曲,总是愁声。
天涯多少愁魂。只隔着、青山一痕。
蘋叶横江春黯黯,人去潮生。迢迢落日长亭。
风吹起、杨花语莺。不是吴娘肠断曲,总是愁声。
这首《愁倚阑令》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深沉的愁绪与离别之痛。
开篇“天涯多少愁魂”,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广阔而孤独的空间,仿佛在无尽的远方,有着无数的忧伤灵魂在徘徊。接着,“只隔着、青山一痕”,通过青山这一自然意象,巧妙地营造出一种距离感,使得愁绪更加深邃,难以触及。
“蘋叶横江春黯黯,人去潮生”两句,运用了蘋叶与江潮这两个意象,蘋叶随风摇曳,江潮涌动不息,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暗含着人事变迁、时光流逝的无奈。蘋叶的“黯黯”与江潮的“生”,形成鲜明对比,更添了几分哀愁。
“迢迢落日长亭”,夕阳西下,长亭外,天边一片苍茫,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离别场景的描绘。长亭作为古代送别的地点,承载着深厚的情感,落日则象征着一天的结束,预示着离别的痛苦即将来临。
“风吹起、杨花语莺”一句,以轻盈的杨花和欢快的黄莺,反衬出内心的沉重与孤独。杨花随风飘散,象征着离散与无常,而黄莺的啼鸣,虽充满生机,却也透露出一丝哀愁,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不舍与无奈。
最后,“不是吴娘肠断曲,总是愁声”,直接点明了愁绪的本质。这里的“吴娘肠断曲”可能是指古代一些表达离愁别绪的歌曲,但诗人强调的是,这不仅仅是歌曲中的愁声,而是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永恒的愁绪。这种愁声,贯穿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存在。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愁绪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间流逝以及内心孤独的深刻感受。
罗袜留香,锦囊遗恨,惹起后人遐思。
漫消魂、玉树临风,金莲贴地。
夜半无人私语,千古争传艳史。
问因何、一往深情如此。粉黛三千,楼台十二。
尽歌舞、朝朝暮暮,无那风流情味。道今日,登仙矣。
蜀道回车,吴宫成沼,天道本如斯耳。
又管甚、儿女牵情,英雄短气。
嬴得春花秋月,老向温柔乡里。
总不过、人生行乐而已。铜雀何存,锦帆长逝。
便江山、百世犹新,已伴秋萤木魅。呜咽甚,清溪水。
十年迁客沧波外,孤云心事谁省。
兰成词赋已无多,觉首丘期近。望故国,兵尘正警。
幽栖忍说山林隐。
听夜语胡沙,似暗和,长安乱叶,远处霜讯。
不分红海归来,朱颜转逝,驻景孤负明镜。
但赢岩雪溅秋寒,上茂陵丝鬓。算一样、邯郸梦醒。
生憎多事游仙枕。指驿亭,无归路。
马首云横,锁蓝关瞑。
风檐燕语。傍雕阑小立,玉阶平步。
最堪忆红雨轩前,记香径锦茵,绣衣行处。
柳絮儿童,破长日一庭清午。望黏天细草。
委地夕阳,绿窗闲度。流光掷人最苦。
笑红绵不冷,情寄牛渚。
问铁板谁是元戎,恐击碎珊瑚,让伊眉妩。
袖墨淋浪,倩词客重翻箫谱。
按伊凉杜娘旧曲,缓歌慢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