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俱异县,相与忽同矛。
钝质铅逢错,芜心草赖耰。
每思难话别,却恨莫同游。
到日应残腊,来时却顺流。
高才日千里,再见愈难侔。
生平俱异县,相与忽同矛。
钝质铅逢错,芜心草赖耰。
每思难话别,却恨莫同游。
到日应残腊,来时却顺流。
高才日千里,再见愈难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题目为《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其六)》。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王少清虽同在异地,但因性格和境遇相似,如同矛头相向,有一种意外的共鸣。他们之间的交往虽然不多,但每次相聚都难以割舍,遗憾不能常共游历。诗人想象着王少清归家的日子将接近岁末,而他自己的归程则顺水而下,暗示了离别的无奈。最后两句赞美了友人才华出众,日后相见恐怕更难匹敌,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怀念。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寓含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