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京国万家灯,东巷徐家最有名。
金网漏光华月小,绣幡拖影綵云轻。
尊前何用蛾眉舞,笔底能令鬼胆惊。
试问去年同赏者,天涯星散不胜情。
太平京国万家灯,东巷徐家最有名。
金网漏光华月小,绣幡拖影綵云轻。
尊前何用蛾眉舞,笔底能令鬼胆惊。
试问去年同赏者,天涯星散不胜情。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京城内灯火辉煌的景象,其中特别提到了东巷的徐家,以其独特的铜丝灯而闻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灯光与月光交织的美丽画面,以及绣幡在空中轻盈飘动的场景。诗中还提到在这样的夜晚,无需歌舞助兴,仅凭铜丝灯的光芒,就能让人心生敬畏,甚至激发鬼神之胆。最后,诗人以一个设问句结束,表达了对去年一同赏灯者的思念之情,以及如今分散各地的哀伤与无奈。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热闹与美好,更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洋州太守生通神,胸中千亩吞渭滨。
兴来拂拭鹅溪绢,落笔满眼生烟云。
坡公墨竹半天下,独许洋州擅高价。
涪翁一见心眼醒,题名聊复纪吾曾。
天生三子人中杰,笔精墨迹成三绝。
断缣只字落人间,见者惊犹捧明月。
叶君叶君听我陈,物情好丑元因人。
古来名笔岂三子,丈人屋乌类如此。
请君收拾归紫囊,慎勿悬挂当中堂。
恐惊风雨中夜生,帝遣仙官来取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