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瑶砌侧,奕奕猗兰芳。
于人安足贡,时至自馨香。
纵无雨露渥,得生延陵乡。
延陵始季子,高让有辉光。
况复我元公,陟降在兹堂。
末孙虽无似,遗泽不敢忘。
臭颇兰与同,夙夜勉自强。
幽幽瑶砌侧,奕奕猗兰芳。
于人安足贡,时至自馨香。
纵无雨露渥,得生延陵乡。
延陵始季子,高让有辉光。
况复我元公,陟降在兹堂。
末孙虽无似,遗泽不敢忘。
臭颇兰与同,夙夜勉自强。
这首诗《养斋》由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花在幽静环境中的生长状态,以及对兰花品质的赞美和自我激励的寓意。
首句“幽幽瑶砌侧,奕奕猗兰芳”,以“瑶砌”象征高雅的环境,“猗兰”则为兰花的别称,描绘出兰花在幽静环境中绽放的美丽景象。“于人安足贡,时至自馨香”,表达了兰花虽不求人知,但其自然散发的香气足以证明其价值,暗喻诗人虽处平凡,但内心追求高尚品质的决心。
接着,“纵无雨露渥,得生延陵乡”,即使没有外界的滋养,也能在延陵(古代地名,这里借指理想的环境)这样的地方生长,强调内在品质的重要性。随后,“延陵始季子,高让有辉光”,引用历史上的季子(即吴国公子季札)让位的故事,象征诗人虽非贵族出身,但能保持高洁的品德,如同季札一样光彩照人。
“况复我元公,陟降在兹堂”,进一步提到元公(可能是诗人对先祖或理想人物的尊称),表示自己虽是元公之后,仍能在心中堂堂正正地遵循先辈的教诲。最后,“末孙虽无似,遗泽不敢忘。臭颇兰与同,夙夜勉自强”,诗人自谦为末孙,虽然可能无法完全继承先辈的风范,但决不会忘记家族的荣耀,决心像兰花一样,无论何时都努力向上,不断自我提升。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赞美,寓含了诗人对于个人品格修养的追求和自我激励的精神,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坚韧的意志。
岁晏日南至,场圃靡所劳。
告成三务功,盈耳康衢谣。
鸦飞岭外陂,虹断林边桥。
将期养疏拙,讵厌居寂寥。
负暄坐晴檐,煦煦春满袍。
对山阅吾书,怀古酌彼醪。
此乐天所靳,何幸及草茅。
虽非鹿门庞,或庶彭泽陶。
为诗写幽尚,刊落华与豪。
集以贻知音,怅望心摇摇。
土门西边井陉渡,野日荒荒下汀树。
榆关石岭都几程,客梦往往迷归路。
尘埃风雨半生过,尽著筋骸支世故。
宁州假馆又两年,未保东来不西去。
山城百家家有山,觌面呈山谁一顾。
卖书买得吕氏园,不谓全山举相付。
北崖老作土灰色,拥肿形模一夸父。
娟娟正有小峨眉,却立不容亲杖屦。
就中抱犊尤峭拔,望见韩山即攀附。
韩王砦头四望阔,全赵米如才数聚。
眼中麾盖天上来,泜水鼓旗纷偃仆。
汉家威灵万万古,石子连冈犹虎距。
夏秋众壑会鹿泉,浩浩湍声泻馀怒。
西南诸峰不知数,荡海鲲䲔尻背露。
霏烟空翠有无中,百态阴晴变朝暮。
灵岩龙泉曾一到,独欠封龙展衰步。
学仙不爱徐童花,李相书龛心所慕。
平生怀抱向山尽,老气崔嵬如有助。
岩居枯寂朝市喧,喧寂两閒差有趣。
得行固愿留不恶,流坎且当随所遇。
何曾万钱何用许,方丈有山容下箸。
管城初无食肉相,黄帽非供折腰具。
明年高筑野史亭,天已安排看山处。
多惭不及谢宣城,标出敬亭天一柱。
《鹿泉新居二十四韵》【金·元好问】土门西边井陉渡,野日荒荒下汀树。榆关石岭都几程,客梦往往迷归路。尘埃风雨半生过,尽著筋骸支世故。宁州假馆又两年,未保东来不西去。山城百家家有山,觌面呈山谁一顾。卖书买得吕氏园,不谓全山举相付。北崖老作土灰色,拥肿形模一夸父。娟娟正有小峨眉,却立不容亲杖屦。就中抱犊尤峭拔,望见韩山即攀附。韩王砦头四望阔,全赵米如才数聚。眼中麾盖天上来,泜水鼓旗纷偃仆。汉家威灵万万古,石子连冈犹虎距。夏秋众壑会鹿泉,浩浩湍声泻馀怒。西南诸峰不知数,荡海鲲䲔尻背露。霏烟空翠有无中,百态阴晴变朝暮。灵岩龙泉曾一到,独欠封龙展衰步。学仙不爱徐童花,李相书龛心所慕。平生怀抱向山尽,老气崔嵬如有助。岩居枯寂朝市喧,喧寂两閒差有趣。得行固愿留不恶,流坎且当随所遇。何曾万钱何用许,方丈有山容下箸。管城初无食肉相,黄帽非供折腰具。明年高筑野史亭,天已安排看山处。多惭不及谢宣城,标出敬亭天一柱。
https://shici.929r.com/shici/kvbjQA4u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