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日南至,场圃靡所劳。
告成三务功,盈耳康衢谣。
鸦飞岭外陂,虹断林边桥。
将期养疏拙,讵厌居寂寥。
负暄坐晴檐,煦煦春满袍。
对山阅吾书,怀古酌彼醪。
此乐天所靳,何幸及草茅。
虽非鹿门庞,或庶彭泽陶。
为诗写幽尚,刊落华与豪。
集以贻知音,怅望心摇摇。
岁晏日南至,场圃靡所劳。
告成三务功,盈耳康衢谣。
鸦飞岭外陂,虹断林边桥。
将期养疏拙,讵厌居寂寥。
负暄坐晴檐,煦煦春满袍。
对山阅吾书,怀古酌彼醪。
此乐天所靳,何幸及草茅。
虽非鹿门庞,或庶彭泽陶。
为诗写幽尚,刊落华与豪。
集以贻知音,怅望心摇摇。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农事结束后的田园生活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张养浩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里农夫们在田间劳作后的悠闲与满足,以及他们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岁晏日南至,场圃靡所劳”,点明了时间背景——冬至时节,农事已毕,田野不再忙碌,展现出一种农事结束后的宁静与安详。接着,“告成三务功,盈耳康衢谣”两句,通过农夫们的欢声笑语,形象地描绘出丰收的喜悦和乡村生活的淳朴美好。
“鸦飞岭外陂,虹断林边桥”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物,如飞鸦、山岭、陂塘、彩虹、林木、桥梁,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将期养疏拙,讵厌居寂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环境的喜爱,体现了他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追求。
“负暄坐晴檐,煦煦春满袍”描绘了诗人坐在温暖的阳光下,感受春天的气息,仿佛春天已经提前到来,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对山阅吾书,怀古酌彼醪”则展现了诗人读书、怀古、饮酒的生活情趣,既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又蕴含着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最后,“此乐天所靳,何幸及草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和感激之情,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幸福,即使不是隐士庞德或陶渊明那样的高人,也能享受到这份宁静与快乐。
“虽非鹿门庞,或庶彭泽陶”表明诗人虽然没有成为真正的隐士,但他的心灵已经达到了与古代隐士相似的境界。
“为诗写幽尚,刊落华与豪”强调了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高雅情操,摒弃了浮华与豪奢,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高洁。
“集以贻知音,怅望心摇摇”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自己的作品传递给懂得欣赏的人,同时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与期待,期待与知音共赏这份诗意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季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我客莆中知几度,重见壶山翠如堵。
今年还复客莆中,却向翠壶山下住。
翠壶山高高倚天,便欲杖屦登其巅。
暑雨成霖水如海,赢得几夕孤村眠。
故国艰危尘满目,乡梦每绕读书屋。
刘琨中夜还自舞,杜甫曲江为谁哭。
蛮烟瘴雾何时开,会见长风天际来。
旅怀寂寞赖知己,对山为我倾瑶杯。